复星取代万达挑起“打败迪士尼”重任?

2019/01/04


      中国最大规模的民营综合性企业复星集团(上海市)预计将向日本娱乐设施豪斯登堡(HTB,长崎县佐世保市)出资约25%。意图是吸收豪斯登堡在2010年濒临倒闭的状态下实现复活的运营经验,并在中国涉足运营正规的主题乐园。大连万达集团曾提出“打败迪士尼”的口号,但已撤出相关业务。此次复星似乎将取代万达,着眼打造“中国的迪士尼”。

        

豪斯登堡在泽田出任社长后实现V字型复苏(长崎县佐世保市)

      

    中国企业对知名日本企业的投资再次启动。意图并非纯粹的投资,而在于吸收运营方法等经验。

 

    “对豪斯登堡的出资目的是将来在中国建设主题乐园”

 

    一位相关人士如此透露复星提议出资的背景。或许是复星不打算透露真实意图,至今仍未发布正式公告,出资额也并未透露。

 

    相关人士表示,复星自数年前起开始与豪斯登堡进行接触。据称,当初是为了试探在中国合作开拓主题乐园的可能性。但是,豪斯登堡方面认为风险较大,一直表示拒绝。

 

      于是,复星改变了策略。其提出向豪斯登堡出资并派遣董事。此外,还提出向豪斯登堡引入复星旗下的“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的公演,为游客增长乏力的豪斯登堡的重振举措提供协助。这终于打动了豪斯登堡。

 

    作为中国巨大企业而闻名的复星为何对豪斯登堡如此执着呢?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主题乐园即使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如今仍处于落后状态,整体上经营形势严峻。但是,复星判断认为只要获得运营经验,就能带来巨大收益。

 

    尤其因为豪斯登堡在社长泽田秀雄的带领下,通过低成本运营和巧妙的游客招揽举措摆脱经营困境,迅速成功扭亏为盈。这在复星看来充满吸引力。复星似乎力争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开拓将主题乐园、度假酒店和商业设施等结合起来的大规模综合性设施。

 

    复星是董事长郭广昌与合伙人于1992年创办的企业。以复星国际为核心,作为涉足医药、保险和房地产等的中国屈指可数的综合性企业而快速增长。该公司还积极开展海外收购,总资产截至2017年底达到5300亿元。郭广昌董事长甚至被称为“中国巴菲特”。

 

      不过,中国政府在2017年突然出台了严格限制企业赴海外投资的方针。尤其是复星和万达等扩大海外投资的5家超大型企业成为目标。当时,中国政府被认为是为了阻止本国资金外流。

 

      但是,现在这种潮流正在发生变化。背景似乎是中美贸易战。中国政府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不足的背景下,通过收购等措施获取海外经验的增长模式对中国来说必不可少。复星向豪斯登堡出资刚好与这一想法一致。另外,复星在投资日本企业方面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2015年复星出资180亿日元收购了日本综合度假设施“星野TOMAMU度假村”(北海道占冠村)。

   


 

  

      据复星称,该度假村的经营状况良好。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持续达到接近客满的80%以上,在日本旅游公司HIS的预约网站上,该度假村酒店位居“酒店满意度排行榜”的第1名。占冠村企划商工课表示,“该区域拥有压倒性的揽客能力”。复星力争在投资豪斯登堡上复制星野TOMAMU度假村的成功经验。

 

      不过在中国,主题乐园的运营状况十分严峻。万达曾提出“打败迪士尼”的口号,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市)开业的2016年正式进军主题乐园业务。“骗小孩的、没意思”,正如一位到访黑龙江设施的30多岁男性表示的那样,由于缺乏运营经验而饱受差评。仅仅2年时间万达就以超过1万亿日元的价格出售大部分设施,2018年事实上已退出该业务。

   

      即便是被搬上热门话题、开业刚刚2年半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也面临苦战。在2018年圣诞节前的一个周末(12月23日),虽然天气晴朗,但上海迪士尼里人并不多。由于人气游乐设施因故障而停营等,一位50多岁的女性不开心地表示“上次也因为故障没玩上”。

  

     即便是在全球受到追捧的迪士尼在中国的运营也并不轻松。那么,认为主题乐园业务“能赚钱”的复星今后在吸收豪斯登堡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将在中国建成多具吸引力的主题乐园呢?前路漫漫……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原岛大介 大连,张勇祥 上海,古宇田光敏 长崎,大林广树 东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