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入华新捷径:线下铺店不如进驻天猫
2018/08/22
全球日用品和食品企业正通过阿里巴巴集团等网站,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达到美国的2倍以上,已成为世界最大。通过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压倒性集客力和物流网,将商品送到消费者身边。此前试图用自家流通网开拓中国市场的企业被借助阿里巴巴等力量的后发势力超越,处境艰难。
![]() |
全球企业相继入驻天猫 |
资生堂2018年秋季在阿里总部所在的杭州市派驻了20人的团队,着手开发天猫等阿里电商网站特供的商品。资生堂从2015年开始在天猫上销售产品,但社长鱼谷雅彦表示,“我们将共同开展利用销售数据的营销活动”。
资生堂在中国拥有店铺网,但今后将强化电商渠道。2017财年(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2%,达到1443亿日元,电商的比例为26%。鱼谷社长表示,“到2020年将提高至40%”。
高丝的最高端品牌“黛珂(Cosme Decorte)”将于9月在天猫开店。此前,高丝的高端品牌仅限于能接触到客户的实体店铺,但阿里的销售能力加强,高丝转换了路线。
中国2017年面向消费者的电商市场比2016年增长35%,达到1.115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2.5倍。尤其是频繁使用阿里网站的用户全年达到5亿人,数量庞大。此外,京东和唯品会等竞争者也在快速增长。
阿里拥有巨大的物流公司,与国内外的主要物流公司具有合作关系。2017年,阿里宣布为了实现24小时以内配送,今后5年内投入1000亿元完善物流。海外企业要自己在中国销售商品,需要理解中国的商业惯例,并与批发商构建关系,但如果入驻阿里的电商网站,就可直接向消费者销售。
化妆品的共同点是“日本制造”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访日中国游客将化妆品作为礼品购买,其高品质获得认可。2018年1~6月日本对中国的化妆品出口额同比增加5成,达到1481亿日元。作为同期数据创出历史新高,2018年全年首次突破2000亿日元的可能性很大。电商拉动着整体水平。
由于高品质商品的出口存在需求,企业的投资流向了本国。资生堂预定2020年之前启动在大阪府和栃木县2座工厂。
以阿里为跳板瞄准中国市场的不仅是日本企业。8月14日,美国最大食品超市克罗格公司(Kroger)宣布与阿里合作,将在天猫上推出有机食品和环保型日用品牌“Simple Truth”。这是首次在美国之外销售,均为在美国制造的高品质商品。
克罗格的首席数据官(CDO) 雅尔·科塞特(Yael Cosset)在谈到合作效果时表示,“在没有实体店铺的中国市场,我们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抢先建立了“实体营业网”的日用品企业则陷入了苦战。世界最大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在1990年代后半期进入中国消费品市场,扩大了店铺网,但受到以电商为武器迅速扩大在华业务的日韩企业挤压,份额出现下降。
美国宝洁(P&G)抢先于其他公司建立了纸尿裤的销售网。但是,花王2015年与阿里合作启动跨境电商业务,在高端产品领域一度将份额提高5成。相比起来,宝洁的份额却出现下滑。
阿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提出了积极增加进口商品的方针。阿里CEO张勇表示将挖掘品质高、但在中国知名度较低的商品。对于日本商品,他显示出大量采购化妆品、食品和牛奶等婴幼儿用品的想法。
但在中国也存在着日美欧没有的独特风险。其中之一是中国政策的迅速变化。腾讯的游戏《怪物猎人:世界》上线5天后因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被下架,导致股价暴跌。在与阿里合作期间,企业或者需要去探索下一步措施。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井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