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中国的名片在日本这样进化
2022/06/02
与人初次见面时当然要递上名片。名片这一不可或缺的商业工具很早就已经出现,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名片从木制变成纸制,据说日本是从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开始使用名片的。目前,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在线数字型名片使用得越来越广泛。
记者日前来到生产和销售名片、信封等的山樱公司运营的“名片与纸制品博物馆”。和该公司的顾问市濑与彦交换名片并简单寒暄之后,立即就名片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咨询。
白色寓意人品高洁
据市濑与彦介绍,日本从江户时代后期的文化文政时期开始使用名片。当时幕府内的少数人在求见上级时,会带上写有自己姓名的和纸交由他人进行通传,或者在对方不在时留下。
![]() |
“名片与纸制品博物馆”里摆放着代表“刘邦名片”的展品(左) |
到了幕府末期,出现了木版印刷的名片。在派遣或接纳使节团等与海外的交流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日本人被认为开始互相交换我们现在使用的名片的原型。
到了明治时代,据说在鹿鸣馆等社交场所,交换名片的目的是进行自我介绍。制造名片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名片文化逐渐在日本扎根。
当时的名片一般是在白纸上用黑字写上姓名。名片被视为人品的体现,“为了表示人品高洁,使用了白纸”(市濑与彦)。
从江户时代后期到明治时代,名片文化在日本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公益财团法人东洋文库的研究员、精通中国古代史的关尾史郎表示,名片“被认为是从当时与日本展开贸易和外交活动的中国传来的”。
公元前的名片是一个细长木片
在中国,名片的起源由来已久。博物馆内的年表上写着“22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曾使用名片”。博物馆内展示的代表刘邦名片的展品并非纸制,而是用木片做成的。
![]() |
据关尾史郎介绍,名片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当时被称为“谒”或“刺”,是一个长25厘米左右、宽约几厘米的细长木片。
考虑到刺在当时的汉语中是“书写”及“写的东西”的意思,有可能是“名片”语义的来源。
据悉名片在当时主要是在要求转交给上司时使用。《史记》上还记载,名片上面记有自己的名字及拜访事由等,由佣人转交。谒被认为是公元前1世纪的东西,实际上谒是在中国江苏省被发掘出来的。
公元2世纪以后,随着造纸技术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纸质名片。据关尾介绍,这时候的名片跟以往不同,上面写着名字及简单的问候。关尾解释说:“大城市形成,来自各地的人开始进行交流,递名片的风俗普及开来”。
清朝时,还一度使用折叠成蛇腹状的大名片。
新冠疫情对名片的发展也有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化,名片的样子不断改变。日本国内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名片设计变得丰富多彩,有的为了与其他公司显得不同而做成彩色的,有的针对全球开展业务而把名片的文字横向书写。
![]() |
山樱提供的线上名片交换和管理系统的画面(图片由该公司提供) |
最近,在线交换数字名片的手段开始代替纸质名片,人们不一定非要交换纸质名片。通过邮件等发送链接就可以交换数字名片,如果对方更改了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保存名片的云空间内会自动反映出来,更容易管理。
数字名片在持续发展。可以制作在开网络会议时作为背景使用的名片图像的系统以及一刷智能手机就可以读取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名片也已问世。
随着新冠疫情蔓延,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在线名片的需求扩大。提供营业支援系统等的Sansan公司的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9月,同时使用在线名片和纸质名片的人比新冠疫情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达到29%。
从木质名片到纸质名片再到数字名片。名片反映了商业时代的变迁,今后还会继续改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木村梨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