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接连发现疑似日宋贸易的遗迹遗物

2021/04/06


  在日本福冈市的“博多遗迹群”,被认为是日本在平安时代后期(11世纪后半~12世纪前半)与中国宋朝开展贸易港口遗址的遗迹和遗物被相继发现。2021年发现了有可能是护岸的长约70米的大规模石砌物,以前还发现了进口的陶瓷器和用于出口的硫磺等。福冈市埋藏文化遗产课课长菅波正人表示“那个时代的港口遗迹在日本全国也很少见。这是了解当时贸易往来的重要线索”。

       

在福冈市博多区小学旧址的“博多遗迹群”发现的有

可能是护岸的长约70米的大规模石砌物(KYODO)

    

  博多遗迹群涵盖福冈市内的很大范围,被认为是港口遗迹的是距离繁华街道中洲很近的博多区上川端町的小学旧址。此地2018年开始发掘,2019年发现了35米长的石砌物。进一步发掘,发现长度接近原来两倍。由自然石块堆砌而成,最大高度约为60厘米。据介绍,附近是类似广场的平地,有可能是卸货场地。

    

  这个地方当时是靠近那珂川河口的海岸,福冈市认为,当时的人们就是从这里将进口的产品从海上的贸易船搬到小船上,运到港口。

    

  博多被认为是当时日本国内最大的贸易城市。日宋贸易由大宰府管理,港口设在博多,但具体位置尚不清楚。

  

 

在“博多遗迹群”中有可能是护岸的石砌物周边发现的宋朝陶瓷器(图片由福冈市提供)

   

  陶瓷器等来自宋朝的物品在当时的日本被叫做“唐物”,受到城里贵族的珍视。考古学家在遗迹周边发现了大量已破碎的陶瓷器,当时的人有可能对运输中破损的陶瓷器进行了挑选。在陶瓷器的外底有用墨写的“网”及“张”等字,估计这是宋朝商人为了辨别商品,代替货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佐伯弘次(日本中世史)分析称“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发现这么多宋朝陶瓷器的先例。可见这里是国内外货物流通的地点”。

   

  日本对宋朝出口的是刀剑、漆器及作为火药原料的硫磺等。遗迹周边还发现了大分及鹿儿岛产的硫磺颗粒。遗迹在12世纪中期有被洪水淹没的痕迹,这一地区在那时出现了衰退。

       

  另外,为了调查周边状况,石砌物于2021年3月上旬已被重新埋藏起来。福冈市今后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发掘情况和出土物品。

    

  Kyodo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