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男,日本女性眼中的新好男人

2012/06/01


务农男性与非务农女性的交流会(本图由神奈川先伊势原市提供)
       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男性“农业男”最近在日本受到关注。在与务农男性进行的交流活动中,女性报名人数超出名额限制, 在东京首都圈的大学,报考农业的人数呈增长趋势;以农业职业高中为舞台的漫画也创下销售记录。日本人对农业的意识似乎正在出现变化。在去年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之后,作为生存之本的“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拥有专业技术知识,并积极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农民们”产生了认同感。 

       今年2月,在神奈川县伊势原市举行的务农男性与非务农女性 “终生伴侣!!~以农业为纽带~”的联谊会上,参加活动的公司员工野村绘里子(化名,31岁)说:“带着自信与自豪感、脚踏实地的工作,这一点很是有魅力。本来是抱着来玩儿的心态参加的,但看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性们努力栽培水果的热情,被深深地感动了”。 

       本次联谊会共有14名男性和15名女性参加。据伊势原市农政课工作人员介绍,活动在报名阶段就很火,报名的女性超过男性,甚至出现等待候补的报名者。实际上本次联谊会已经是第3次了。在2010年秋和2011年夏是以“参观农场”为主题举办的,当时曾为募集不到参加者绞尽脑汁。本次打出“婚姻联谊”的招牌,结果女性报名者剧增。 

       日本一家知名婚介公司ZWEI自2009年起与地方政府联手,举行农家男性与城市近郊女性的交流会。在约10次的交流会中,女性报名者逐年增加,甚至达到了规定名额的2倍。负责人野沟阳子女士说,虽然是以农业体验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但多数时候女性更积极。 

       日本女性的这种取向从杂志上也可以看出。3月女性杂志《an•an》1801期刊登特辑《当今我们需要的“厉害男人”》。文中提出“农业男”与“手艺男”、“学者男”同为当今女人眼中“厉害男人”。负责编辑的藤仓庸代女士说:“在泡沫经济时期,三高男性(高收入等)最受青睐,而现在的女性看重的则是坚韧不拔,能长期执着于一个领域、精神上同样很坚强,而农业正是能够充分展现这种品质的职业。”


图为“男子蔬菜部”成员(东京都涩谷区)
       除务农男性外,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年轻人在日本也受到关注。 其中,在日本网上被评价为都是美男子的“男子蔬菜部”正是典型的例子。“男子蔬菜部”是一家非营利法人,向农家提供可向消费者直接提供产品的销售场所,主要由每周末在东京涩谷区负责举办“农贸市场@UNU”的7名成员组成,全部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该7名成员之一的若菜公太说:“2009年秋开始运营这种形式的直销市场,当时几乎没有顾客,而现在来客已经是超过万人。”

     日本知名出版社小学馆出版的虚拟作品《银钥匙》(作者:荒川弘)非常畅销。该故事以农业职业高中为舞台,3卷累计发行已达280万册,赢得了各年龄层和性别的书迷。

     
       日本选择农业系的学生也正日趋增长。2009年后东京农业大学的报考者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2011年达到该大学史上最多人数,超过3.1万千人,2012年也基本达到这一人数。另外,明治大学农业系的报考者也逐年增加,2012年比08年增长了30%。东京农业大学说增加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农业、生物技术以及环境问题日趋关心。
近年东京农大报考者不断增加,图为神奈川县厚木市厚木校区实习场景


       当然,也不乏喜爱务农的学生。东京农业大学农业系2年级学生清田宪政(19岁)打算毕业后,继续回老家务农。清田说,“能被别人称赞自己种的蔬菜好吃,是最大的欣慰。从小就帮父母务农,所以应该可以吃下这个苦”。 

       日本正在商讨加入废除关税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日本农户处境并不容乐观。但即便如此,苦、脏、贫的旧有观念的消失似乎正开始渗透进日本社会。 

       日本婚介公司O-net的经理景山加奈美说:“在经历了雷曼危机和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稳定’的定义开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内心充实的人生和生活。对务农男性有好感的女性正日趋增多”。

   (松本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