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村上春树的“中国力量”
2012/05/17
![]() |
东大中文村上春树研究会成员 张瑶(左一)、徐子怡(中)、权慧(右一) |
“中国读者对于村上春树小说和随笔中所描写的都市生活方式,十分憧憬”、“在日本,普遍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受到美国都市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是,中国读者在阅读村上的作品时,认为这不是美国、而是日本的生活方式。日本和中国的理解方式有所不同”。
4月下旬在日本的东京大学举办的一次“东大中文村上春树研究会”第3次例会上,10名与会者一起讨论了日本对村上作品的评价的演变等。该研究会会员约20人,除日本人外,还有欧洲和南美的留学生。
该研究会的会长徐子怡正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课程。她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村上春树,在北京上完大学后参加了工作,但当读了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的《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后,她认为通过村上春树的作品可以将中国和日本联系起来,于是决定到日本留学。
在网络上进行舆论调查
![]() |
在中国出版的村上春树的作品 |
徐子怡为硕士论文,曾通过互联网对中国读者的认识进行调查。村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不出所料正是《挪威的森林》,紧随其后的是《海边的卡夫卡》,徐子怡对此感到意外。藤井教授解释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少年反抗父亲的故事,可能因为这点,受到承受父母压力的中国年轻读者的喜爱。这些调查和考察结果预定于近期在日本的文学杂志上发表。
另一方面,王海蓝以中国22所大学近3000名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村上春树热”的真实情况。王海蓝2003~2011年曾在日本筑波大学留学,取得学术博士学位,目前在上海复旦大学继续研究。今年3月,她将研究结果汇总成书籍《村上春树和中国》在日本出版。
![]() |
王海蓝 |
中文读者人数众多
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如今村上春树作品最大的读者群便是中文圈。根据中国的相关报道,《1Q84 BOOK1》中文版初版高达120万册,是日本的6倍。这一“村上春树热”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半,当时的读者中有些人今天似乎已经成长为年轻的研究者。
根据《村上春树和中国》的记载,截至2010年10月在日本出版的村上春树相关研究和评论书籍有120余种。与此相对,中国有关论文达258篇。其中,作为书籍出版的有十数册,学院派的研究者也在稳步增加。
(文化部 濑崎久见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