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夏之祭”
2013/08/05
日经中文网汇总了一组图片,跟随这组图片看一看日本从南到北的“夏之祭”。
博多祇园山笠祭
每年的7月1日到15日。人们制作、展示名为“山笠”的祭礼用大花车。山笠祭在7月15日达到最高潮。清晨4:59,随着鼓声的响起,第一架山笠出发。男子们肩扛一吨重的山笠,5公里的路程要在30分钟左右跑完。他们倾尽全力抬着山笠,全速跑过博多市区的样子,令大约100万游客感动不已。有意思的是,节日期间,博多当地人绝不吃黄瓜,即便是混在沙拉中的黄瓜也要挑出来,据说这是因为黄瓜的切断面与栉田神社祭奉的“祇园神”标志相似的缘故。
![]() |
冲进栉田神社(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的第四架“山笠”——东流 |
![]() |
每架“山笠”靠26至28人抬起,每个人肩上的负重约有40公斤。 |
![]() |
男孩子们拉着“儿童山笠” |
大阪天神祭
每年7月24、25日。天神祭已有千年历史,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上庆典。它是祭祀“学问和艺术之神”菅原道真(845-903)的大阪天满宫在夏季举办的节庆活动。节日期间,大阪市内各处都开展神乐及木偶剧等日本传统艺术表演。活动的看点是数千名身着奈良平安时代(8〜12世纪)宫廷装束的民众与神舆(轿子)一起缓步前行的“陆渡御”,以及人们从天满桥畔分乘约100艘船逆流而上的“船渡御”。
![]() |
节日前抬着“女孩神舆”营造气氛的大阪女孩们 |
![]() |
“船渡御”时燃放供奉天神祭的烟花 |
东北佞武多祭
“佞武多祭”(ねぶた祭り)是日本东北地区在农历七夕庆祝的节日。人们将灯笼做成古代武士的人物形状,并将其放在游行使用的花车上,由众多的人推着或扛着挪步前行。这种大灯笼就叫“佞武多”。关于“佞武多祭”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平安初期的武将坂上田村麻吕(758-811)征伐虾夷时来到此地,在巨大的偶人中隐藏重兵,诱敌深入之后将敌人一举歼灭,“佞武多祭”也从此留传下来。
![]() |
青森县弘前市的佞武多和游行队列 |
![]() |
写着东日本大地震灾区人民“祈愿复兴”的立式“佞武多”(青森县五所川原市) |
盛冈舞祭
每年8月1日起连续四天。盛冈舞祭和佞武多祭等并列日本东北六大祭之一,传说起源于幕府时代驱鬼的仪式。盛冈舞祭期间,人们穿戴鲜艳的服饰,打鼓、唱歌、跳舞,不时喊起呼唤幸福的号子,队列甚至长达一公里。
![]() |
盛冈舞祭开幕当天在街头跳舞的表演者(8月1日,岩手县盛冈摄) |
(本文文字资料部分来源于日本国家旅游局中文网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