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与他的导演之道
2018/05/21
“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已重新下定决心,今后必须拍摄出不负获奖导演之名的作品”,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凭借作品《小偷家族》荣获最高奖金棕榈奖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手拿奖杯,带着笑容表达了喜悦和决心。
![]() |
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在记者会上露出笑脸的是枝导演 (5月19日,法国戛纳,Getty-Kyodo) |
颁奖仪式结束后,是枝导演出现在记者会现场,在场的各国记者等热烈鼓掌。
是枝导演拍摄了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此次面对外国记者提出的《小偷家族》是否以日本的观点创作的问题,他表示“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同时回答称“对于如何呈现当今日本社会那些被逼到角落和被忽视的家庭进行了思考”。
是枝导演同时表示,“或许人们越来越认为我是个家庭剧导演,但我自己并不这样想。今后希望挑战各种题材”。
《小偷家族》13日在戛纳公开上映后,是枝导演接受了大量海外媒体的采访。很多记者在谈及感想时提到了“TOUCH(感动)”和“LOVE”。是枝导演表示,“我的想法可能传递了给大家了吧。我认为作品的普遍性被接受,才会出现这些赞誉,感到很高兴”
此外,是枝导演还表达了对戛纳的热爱,称“好的电影节将培育创作者。我7次获得邀请,虽然并非每次都获得高度评价,但每次都获得了宝贵经验”。在谈到金棕榈奖的份量时他表示,“虽然获奖并非目标,但获得了能在今后20年里继续拍摄电影的勇气”。
![]() |
是枝导演表示,“日本之外有人邀请我一起拍电影。希望挑战海外的电影拍摄”,心情已经转向下一部作品。
担任评审团主席的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评价称,“(获奖作品《小偷家族》中的)演技、摄影和导演等各项要素都非常出色。是一部闪闪发光的作品”。评委之一、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称赞说,“总之我非常喜欢。雅致出色,非常深刻。灵魂一下子被抓住”。
努力终获回报
是枝裕和是一个十分努力的人。在支撑日本电影事业的众多50多岁导演中,是枝导演并非一开始就才华出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作品的积累,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摘得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是其众多作品的集大成。
是枝裕和出生于1962年,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进入TV Man Union公司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尽管其首部故事片《幻之光》1995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但是其电影事业却并非一帆风顺。这是因为当时日本新晋导演的作品无法在国内上映,在此背景下只能在海外电影节上寻求活路。
经过采用即兴表演的试验作品《下一站,天国》和《距离》后,根据真实儿童遗弃事件改编的电影《无人知晓》(2004年)大获成功。是枝导演通过演员们宛如纪录片般真实鲜活的表演,来揭示现代家庭的真实状态。
之后《步履不停》(2008年)等作品以身边的真实感受为起点,来审视家人的意义。2013年的电影作品《如父如子》将目光投向社会,自己也是一位父亲的是枝导演善于挖掘身边的事。
最近3年,是枝导演通过讲述同父异母的姐妹组建家庭的《海街日记》、审视自己长大的住宅区今昔变化的《比海更深》、以及追问社会共通认识的不确定性的《第三次的杀人》,一次次发起挑战。
《小偷家族》包含上述电影的所有要素。依靠年迈母亲的退休金和偷窃过活的古怪一家人是被社会忽略的“无人知晓”的家庭。是枝导演通过生活在日本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故事来讲述家庭的重新构筑,而不是家庭的解体。
是枝导演强调“我不是精英”。他正是靠着一部部作品的积累才有了今天。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创造最好的环境,坚持拍摄自己想拍的作品。这份坚持最终有了收获。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古贺重树,赤塚佳彦 戛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