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健康的百岁老人
2016/03/24
![]() |
虽然笼统地称为百岁老人,但情况各不相同,日常生活和身体上各有什么特征呢。此前一直对约850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医生新井康通指出,“越是长寿而且自立程度高的人,慢性炎症的程度越低”。肥胖的人易于患上慢性炎症,因此“从中年前后起,很多百岁老人就坚持吃饭只吃八分饱。避免吃得过多、同时适度运动身体非常重要”。
百岁老人并非不患疾病。据庆应大学的调查显示,百岁老人的97%患有某种疾病。不过,患糖尿病和癌症等的人比例很低。
日本樱美林大学加龄和发达研究所所长铃木隆雄指出,本来老年人“如果能一边与慢性疾病斗争、一边度过独立的生活,就称得上健康”。健康的定义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
40~50多岁只要不患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就算是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从60多岁开始,“患上疾病将变得理所当然”。容易产生腰痛、高血压、白内障和听力减退等虽然不直接关系到生命,但容易导致生活质量(QOL)下降的疾病。
铃木所长表示,老年人为了维持健康,“避免虚弱(Frailty)非常重要”。虚弱是日本老年医学会提倡的说法,指的是体力和身心活力下降的状态。很多老年人都将经历虚弱的阶段,需要护理。据日本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的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的11%符合“虚弱”的定义。
为了避免虚弱,重要的是使用大脑,运动身体。如果锻炼腰腿,将降低跌倒的风险。此外,营养不良和失衡也将引发肌肉萎缩,“包括肉类在内,积极摄入均衡的食物非常重要”(新井医生)。还有报告显示,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具有就餐时充分咀嚼的倾向。
![]() |
山口教授建议,即使不能完全防止发病,但应适度运动,尽量说话,摄入含有大量多酚等的蔬菜和水果。另一方面,应避免吸烟、肥胖和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病、睡眠不足等情况。此外,铃木所长强调称,“还应培养信息鉴别能力”。对于健康食品等,最好按照科学根据作出判断。
关于心态和性格,大阪大学副教授权藤恭之指出“很多百岁老人都性格外向开朗,而且诚实”。喜欢与人交往,擅长处理事情。对新事物感兴趣,头脑灵活,同时好奇心强烈。这样的100岁老人形象呼之欲出。此外,很多人认真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腰腿疼痛、听力下降,容易减少外出活动。即使不能外出,也应该自己找到娱乐方式,例如读诗或唱歌等。这样一来,自然而然能变得积极,产生幸福的心情。
权藤副教授表示,“保持稳定的心情最为关键”。此外,山口教授也强调了“生活中保持何时去世等无所谓等乐观态度”的重要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藤井宽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