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危机5周年全球股价上涨20%
2013/09/16
![]() |
不过,观察5年来的股价复苏力度可以发现各国差异明显。除了住宅市场已经触底、同时页岩气革命不断发展的美国之外,德国和韩国的涨幅也比危机前上涨了3成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模财政刺激导致过剩设备投资,同时增长正在放缓,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而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受过剩资金外流预期的打击,股价处于低迷状态。在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曾对世界经济构成支撑,但发达国家正再一次成为火车头。
日经平均指数已经比雷曼危机前上涨18%,但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国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恢复到危机前水准的股票仅为约6成。在海外企业收购方面领跑的企业发展迅猛,软银的总市值已经迅速跃居仅次于丰田汽车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第3位。另外,在智能手机时代动作缓慢的松下和索尼则已经从前20名中消失。
曾推动市场摆脱金融危机的日美英欧4大央行的资产规模在最近5年里已经扩大至2.2倍,达到约9.4万亿美元。这是因为,各国央行采取了通过从民间购买债券等资产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量化宽松政策。
曾引发危机的美国将站在发达国家央行的前头,寻求退出量化宽松,但由于过剩资金的流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和金融市场正在动摇,走向金融正常化的道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