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内需拉动印度股市在最高位徘徊

2023/09/21


  印度股市正在最高点附近徘徊。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内需扩大,消费概念股起到拉动作用,代表性股指SENSEX指数继7月之后,在915日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点。受股价上涨影响,在日本国内,投资印度股票的投资信托的资金流入也在增加。

  

     

  20日的印度SENSEX指数收于66800点,比前一个交易日(19日休市)的18日下跌1%SENSEX指数从91日开始连涨11天,15日创出历史最高点(67838点)。有分析认为除了获利抛售之外,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8日表示,在6月在加拿大国内发生的锡克教领导人被杀事件中,“印度政府在幕后参与”,这也被认为是利空因素。

     

  SENSEX指数由30只在孟买证券交易所(BSE)上市的股票组成,孟买证券交易所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交易所而闻名。

    

  拉动指数上涨的是消费概念股。与2022年底相比涨幅最大的是塔塔汽车(上涨65%)。塔塔在纯电动汽车(EV)领域的领先优势明显。涨幅最大的10家公司中还包括汽车巨头马辛德拉和玛鲁蒂铃木。印度8月的乘用车销量创出当月历史新高,SUV等高价位汽车销售强劲。

    

  

  开展香烟和食品等业务的ITC也因高价位香烟等表现强劲,股价较去年底上涨36%。瀚亚投资(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营业营销本部长面谷祥友表示,“对于像ITC经营的日用品,购买比以前贵一点的东西的消费行为正在扩大”。在经济增长和工资上涨的背景下,印度高端消费的扩大也推高了消费股。

   

  印度人口增加,国内市场持续扩大。个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成,大幅超过以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的中国(个人消费约占GDP4成)。旺盛的个人消费起到拉动作用,印度储备银行(央行)预测称2023财年(20234月~20243月)的GDP增长率将为6.5%

    

  海外资金流入印度股市

     

  另一方面,IT相关产业虽然是占SENSEX构成比例15%的重要产业,但受到欧美市场前景堪忧的影响,很多印度IT股票处于比高点大幅下跌的水平。IT巨头Infosys的股价以4月为底部持续上涨,但仍比2022年底低1%

  


      

  印度还拥有期货和期权交易总量排在世界第一的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NSE编制的由50只主要股票构成的Nifty50指数也在915日创出新高。由于在孟买证券交易所(BSE)和国家证券交易所(NSE)重复上市的情况也很多,所以Nifty50指数与SENSEX的走势相似。从印度股市整体来看,2022年新开设了2500万个投资账户,国内投资者投入了约3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632.35亿元)。

      

  与此同时,海外资金的流入也推动了印度股市的上涨。外国的个人投资者原则上不能买卖印度股票,因此资金主要通过投资信托流入。18月共有1650亿美元资金流入全球的印度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达到去年同期的2倍。

   

印度孟买的汽车销售店

   

  日兴研究中心(Nikko Research Center)资产管理研究所的副所长藤原崇幸指出,“此前明显偏重美国的投资者因美国前景不安而寻找其他投资对象,在此背景下印度受到关注”。预计印度将吸引期待高回报的此前投资美国科技股等的投资者。

      

  在日本国内,印度股票投资信托的人气也在上升。由于日元兑卢比持续贬值,以日元计价的SENSEX指数比2022年底上涨23%。日兴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在日本国内的主动型投资信托中,18月有4668亿日元流入投资印度的信托。与2022年流出196亿日元相比,趋势发生很大变化。

     

  宗教问题等投下阴影

     

  印度较早出现通胀率下降的迹象,由于早期降息的预期,通胀率在7月就已创出了新高。由于天气恶劣,农作物等食品价格上涨,7月的通胀率同比上涨7.44%,股市进入调整局面。但8月的通胀率降至6.83%,低于市场预期,SENSEX指数截至915日比2022年底上涨12%

        

  虽然印度股票市场表现强劲,但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担忧也很深。围绕从事基础设施相关业务的印度新兴财阀阿达尼集团,以做空手法著称的美国投资公司兴登堡研究(Hindenburg Research1月针对财务造假和操纵股价问题提起诉讼,相关概念股联袂下跌。

     

  三井住友DS资产管理公司的专家三牧洋介指出,“阿达尼财团旗下有很多公司,还存在集团间的资金周转等独特的商业惯例。公司治理方面良莠不齐,筛选也很重要”。

    

  在政治方面,印度围绕宗教等的问题加剧,消极因素也越来越明显。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2021年把印度政治状况的评价从“自由”下调至“部分自由”。

    

  如果印度政府和企业各自的治理问题被厌恶,流入的海外资金有可能逃离,这一点需要加以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小河爱实、花田亮辅 孟买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