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接近下的日俄北方领土谈判
2014/06/10
在2015年前日俄领土问题难有进展
“中国的同事(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进行了阐述”,“必须客观评价这一世界性的悲剧”,普京总统5月24日会见国内外通讯社记者时,针对日俄关系如此开宗明义。由此不难想象,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问题上与日本不断加深对立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俄首脑会谈上,曾要求俄罗斯在批评日本“军国主义”方面与中国保持步调一致。
![]() |
中俄通过大型天然气合同等走进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KYODO) |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俄关系上,俄罗斯在使用“战后秩序”这一表述时,往往暗示了对于北方领土的“俄罗斯主权”。普京政权一直强调“获得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领土”或“北方四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这一主张,同时一直将日本承认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主权作为启动谈判的条件。
假设俄罗斯在北方领土的主权问题上向日本做出让步,有可能导致自己动摇“战后秩序”。因此,还可能招致保持步调一致的中国的反对,并导致已进入新阶段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生裂痕。俄罗斯对日本将越来越难以做出巨大让步。尤其是在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之前,日俄领土问题将难以取得进展。
对加入对俄制裁的日本持批评态度
那么,要在不过度刺激中国的情况下推进与日本的领土谈判,俄罗斯应该何去何从呢?
![]() |
此次的中俄首脑会谈力争借助大型天然气合同形成“战略能源同盟”。两国继石油之后,通过天然气管线联系在一起,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相互依存关系将大为加强。
对于普京政权来说,天然气和石油的出口是其生命线。这天然气和石油出口的收入占到俄罗斯联邦预算财政收入的约一半。如果正在成为最大顾客的中国减少从俄罗斯的进口,俄罗斯将陷入困境。此外,与普京关系密切的统治阶层精英也以资源领域为中心,深深涉足“与中国相关的利益”之中。同时很多观点认为,远东、西伯利亚的开发如果没有中国的巨额投资将寸步难行。
中俄之间仍然存在深层的警惕感,但即便如此,俄罗斯依然选择通过接近中国来获得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好处。这种影响似乎已经迅速体现到北方领土问题上。
“日本有(在领土问题上进行谈判的)打算吗?”普京在24日的记者会上对在乌克兰危机中参加欧美对俄制裁的日本表示了批评,加大了对日本的压力。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强硬姿态是,如果日本不在“交还齿舞和色丹”的框架内做出让步的话,将面临“艰难的共同磋商”,谈判的长期化将越来越难以避免。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莫斯科支局 石川阳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