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两个月的纪念活动
2013/10/23
|
![]() |
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35周年纪念活动 |
本次纪念活动是由唐家璇任会长的中方对日交流团体“中日友好协会”倡议举办的。尽管表面上是民间主导,但无疑也暗含着中国领导层探寻修复中日关系的意图。地方政府则出现了避免“政冷经冷”的动向,正努力防止经济和政治一同变冷。
约70家日本企业和地方自治体将参加10月23日在四川成都开幕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去年发生了反日游行,日本企业在展会开幕前一天被撤消了展位。今年则完全颠倒,中方邀请日本企业,还预定以防灾减灾为主题介绍日本的情况。辽宁省大连市在10月18日时隔2年举行了由中方主办的中日贸易投资展示洽谈会。
中国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停止了高速增长,发展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服务业和产业升级正成为今后稳定增长的课题。中国对环境、医疗等日本领先的领域非常感兴趣。
![]() |
据日本海保厅第11管区海上保安部(那霸市)透露,截至10月22日傍晚,中国公务船进入日本主张的领海自10月1日之后就再没出现过。在去年9月以后,中国公务船的进入已经常态化,平均每月5天左右。
中国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不会软化。对于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真榊”,也批评日本要正视侵略历史。目前不仅是首脑会谈,就连外长会谈也依然没有丝毫眉目。
先是重启民间和经济方面的交流,然后引出日本方面一定妥协。中方显露出这样的思路。中日关系要真正解冻,似乎尚需一定时日。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