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
2013/10/15
![]() |
新加坡开始讨论延长老年人再雇用年龄上限(市中心的食堂) |
出台退休年龄制度的最大目的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马来西亚的人口不到3000万,却吸纳了200多万外国劳动者。另一方面,目前超过55岁的劳动人口占比大幅下滑。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弥补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该国劳动者可以从55岁开始领取雇员公积金(EPF,相当于退休后的养老金)。然而,有7成多劳动者截止54岁时的公积金余额不足5万林吉特(约合人民币9.34万元)。该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2岁,女性为77岁。退休后经济拮据的老年人大多靠子女赡养,对未来的担忧影响到消费扩大。
韩国国会10月4日通过了将法定退休年龄定为60岁的法律修订案。规定员工超过300人的企业从2016年、员工在300人以下的企业从2017年开始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0岁。之前超过300人的企业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7岁。今后因年龄原因遭到解雇的60岁以下的员工可以要求企业恢复原职。
![]() |
新加坡去年推出了对达到退休年龄(62岁)的员工以65岁为上限实施再雇用的制度。对于满足身体健康等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将提供再雇用机会。虽然该制度实施的时间不长,不过现在已经开始讨论将再雇用年龄上限提高至67岁。
由于新加坡国民强烈反对增加外国劳动者,政府收紧了劳务签证的发放条件,因此,计划通过雇用老年人来弥补劳动力不足。
对于提高老年人的雇用年龄上限,部分企业以成本增加和影响年轻人雇用为由表示反对。马来西亚的制造业团体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指出“这将导致企业难以解雇劳动效率低的劳动者”。
日本也于今年4月推出了要求企业延长雇用老年人的制度。在亚洲,探讨对老年人实施再雇用的国家大多个人收入相对较高。而劳动成本膨胀也有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的空洞化,估计各国关于老年人雇用的讨论还将进一步扩大。
(吉田涉 吉隆坡、小仓健太郎 首尔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