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对立中协调
2013/07/15
![]() |
中国副总理汪洋与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 |
一位中美外交界人士解读称,就是说“尽管外交和安保领域存在这么多问题,但也必须快速推进经济领域的融合”。美国和中国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的对华贸易30年增长了100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有观点认为2020年中国的中产及富裕阶层将扩大至目前的3倍,人数达到4亿人,可以说中国是美国就业和贸易扩大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新领导层寻求在经济、政治和军事层面构建与美国对等的“大国关系”。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国接受了美方要求,同意为签署此前被搁置的涵盖全部领域的投资协定而展开全面谈判。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作为经济大国,中国将推动多边合作和地区发展,显示出构建新型中美关系的积极意愿。
在中国希望借助飞跃式增长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背后,经济结构和货币体系改革等中国的走向将面临诸多考验。另一方面,奥巴马政权和美国国会则对巨额对华贸易逆差和网络攻击问题感到焦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面对主张渐进式改革的中国,美国无疑将在私下加大施压力度。
中国最紧迫的课题之一是金融体系改革。针对让全球感到担忧的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美国敦促中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例如通过注入资金等举措尽快防止企业破产等。
而中国则反驳认为隔夜拆借利率已经降至正常水平,而市场也正趋于稳定。但美国清楚看到了中国发生“尾部风险” 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旦发生就将给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此外,在货币和金融政策上的对立也在加剧。针对中国的货币人民币,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等人敦促中国推进以市场为核心的汇率制度改革,并敦促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称“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对此易纲表示汇率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没有要消除与中国之间的对立,似乎需要很长时间。能在多大程度上修正金融危机的根源——国际性经常收支不均衡?今后的中美磋商将成为关键。
启动投资协定谈判、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证券监督、促进服务市场竞争——。作为对话的成果,中美列举了个积极合作的领域,凸显了合作氛围,但这些举措能否落到实处?将取决于今后的磋商。要构建双方都能获益的双赢关系,目前才走出第一步。
链接
中美对话在各种一致和分歧中闭幕
美国要求中国改革“影子银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