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恢复对日免签,“对等原则”让日本为难

2024/01/26


      中国针对日本人的短期逗留免签入境措施一直没有恢复。虽然中国已于2023年1月结束针对新冠疫情实施的防控政策,并逐步增加免签对象国,但日本没有包含在其中。成为障碍的是中国提出的“对等原则”,要求日方在中国人访日时同样给予免签。

   

挤满游客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23年9月,Kyodo)

  

      中国对德法意等6个国家免签

  

      中国外交部2023年12月就入境免签措施发布消息称,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试行期限为1年,逗留天数在15天以内的出差和旅游无需办理签证。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政策开始实施的12月的一个月,这6个国家共有约21.4万人次入境中国,比11月增加3成左右。其中5成以上为利用免签措施入境的人员。

  

      中国原本对日本、新加坡、文莱也免除短期逗留签证。由于疫情关系,这项措施于2020年春季暂停。在这3个国家中,中国已于2023年7月对新加坡和文莱恢复免签政策,现在仍需要申请签证的只有日本。

   

    

      日本政府和经济界一直向中国寻求恢复针对日本的入境免签政策。但中方提出如果对日本免签的话,日本也应对中国人免签。尚未同意日方要求。这是基于对等原则的主张。

    

      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产生影响

  

      日本政府的相关人士为难地表示:“突然引入以前没有承认的对等原则,难度很大”。原因是,疫情前中国一直对日本人免除短期逗留签证,而日本方面则要求赴日的中国人必须申请签证。

  

      日本难以实施对等原则的理由是在赴日外国人犯罪中,中国人占比较高。据日本2023年版《警察白皮书》统计,日本国内2022年查处的诈骗案件5成以上与中国人有关。入室盗窃和扒窃的涉案人数也均排在第二,仅次于越南。

  

      另一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说:“对中国人免签难以得到对华强硬派多的(日本)自民党的同意。就连过去对扩大入境游客(访日游客)态度积极的菅义伟前政府时期都未曾实现”。


  

      关于日本对中国的免签,对等原则原本也很难说是绝对条件。因为2023年12月被中国列入入境免签对象的德国、法国等也并没有对中国实施免签。

  

      中国之所以尚未恢复对日本单方面免签,背后可能受到中日悬而未决的问题影响。由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处理水排海,中国在8月全面禁止进口日本产水产品。

  

      对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日本企业而言,签证手续的繁琐是切实的烦恼。

  

      由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组成的中国日本商会6月在汇总包含对中国政府建议的《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3年白皮书》中提及了恢复免签政策的问题。在该商会10月公布的以会员企业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中,作为在华业务环境的改善内容,也相继有企业要求免除签证。

  

      中国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放宽对日本的签证手续。驻日本中国大使馆8月部分免除了申请赴华签证时规定的指纹采集。11月,进一步取消了签证申请中心的提前预约,携带必要文件就可以办理。

  

      即便如此,日本方面要求中国实施免签的呼声仍然很高。中国日本商会主席松冈铁也提出看法认为,由于中国实施修订后的《反间谍法》等原因,“从日本到中国出差有所停滞”。他表示:“今后,可能还会影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判断”。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田岛如生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