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受贿事件:规定不明确成为温床
2022/09/07
围绕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相关受贿事件,东京地检特搜部9月6日以涉嫌从大型出版公司角川(KADOKAWA)收受约7600万日元贿赂为由,再次逮捕了东京奥组委前理事高桥治之(78岁)。加上AOKI控股的行贿金额,高桥被认为收受了总额达到约1.27亿日元的贿赂。两家公司在赞助商的选定上依靠高桥作为体育商业第一人的影响力的事件脉络显现出来。
9月5日,东京地检特搜部以涉嫌行贿为由,搜查了负责部分赞助商募集业务的大型广告公司大广的总部。查清大广交给高桥的资金流向也是今后调查的焦点。
![]() |
围绕此次事件,特搜部给出的总体概貌是,角川方面希望高桥在选定东京奥运会赞助商方面给予照顾,高桥接受了这样的委托,并收取了贿赂。据相关人士透露,高桥清楚角川方面的意向,对奥组委和负责赞助商募集业务的电通做了工作,要求新设出版领域的赞助商名额。
东京奥组委的规定模糊不清被指出是事件的温床。
奥组委理事在特别措施法中被当做“等同公务员”,如果收受与职务相关的金钱,将被刑法追究受贿罪。奥组委的专务理事和业务执行理事负责的工作有明确规定,而高桥治之这样的非专职理事在职务权限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由于缺少相关规定,才导致角川等依靠精通体育商业的高桥的情况出现。
![]() |
理事会仅仅在选定赞助商之后起到了“追认机构”的作用,这也是发生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理事会只是在选定赞助商之后听取汇报,缺少预先确认选定过程和合同内容的机制。
东京奥组委有禁止职员兼职的规定,但理事就职时只是提交保证不做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的承诺书,不管其有无兼职。这有利于高桥治之继续经营作为本业的咨询公司,并以咨询名义收取不透明的资金。
东京奥组委未公布赞助商的筛选规则。检察厅的干部认为,“正因为是外界很难弄清楚的赞助商筛选机制,才让此次案件中咨询公司有空子可钻,并被恶意钻空子”。
咨询公司崛起的背景是随着奥运会申办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打探国际奥委会(IOC)的内部信息并制定战略。IOC也重视与奥运会相关的不透明资金的流向,采取了避免奥运会成为不法行为温床的举措,比如:2014年采取咨询公司注册制度等。
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也下力气采取措施防止不法行为。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从举办前就开始由英国会计检查院和众议院结算委员会反复核查支出。法国针对2024年举办的巴黎奥运会制定了特别法,新设了监督机构。随时可以检查奥组委的活动,以审核奥组委是否以合理价格签订协议和运营。
东京奥运会的奥组委是公益财团法人,不属于信息公开制度的适用对象,运营和协议的内容是保密的。东京奥组委在此次案件曝出的约1个月前的6月已解散。札幌市正在申办2030年冬季奥运会和冬残奥会。日本体育厅的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并不处于监督奥组委的立场”,没有调整赞助商筛选等具体行动。
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JOC)前理事、筑波大学教授山口香指出,“与赞助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成为理事,可见东京奥组委的审核体制不完善”。其表示,“要让与理事个人有交易的企业进行申报等,需要强化审核功能。此次案件对札幌申办奥运会的影响不可避免,政府和日本奥委会等应该找出原因,尽快采取具体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