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复杂的鹰派政治家:石原慎太郎

2022/02/03


      作为政治家和作家活跃的石原慎太郎在89岁去世。石原慎太郎有时因攻击性的言行引发争议。“成功完成了工作”“一直年轻”。家人和文坛对其的发出了悼念之声。

  

担任日本运输相时期的石原慎太郎

 

      作为政治家,他彻底坚持鹰派的言行,最大限度利用了“东京都知事”这一头衔。作为“写作者”,他时常展现出对时代主流说“NO”的笔致。其强烈的个性让石原毁誉参半,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3·11日本大地震过去约半年的2011年秋季,关于灾区瓦砾运到东京一事,有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东京都民众表示反对”,石原毫无顾忌地说:“在测量放射性污染后什么都没发现才运来的东京。我想说,闭嘴”。

  

      中央省厅出身的“官僚知事”都对接纳灾区瓦砾持消极态度。如果普通政治家对民众说出“闭嘴”等言论,应该会演变为严重问题。能如此行事的只有石原。可以说这种强烈的个性也是他受到部分人欢迎的秘密。

 

      对抗国家之心

 

      作为战后第6位东京都知事,石原1999年4月就任。他的风格是要求东京都的行政具备速度感、自上而下推动政策。不惜与国家和企业对峙,有时会强硬地排除干扰。

 

      其典型应该就是环保领域的先进政策。从东京开始引进的柴油车尾气新规扩大至整个东京圈,国家也强化了限制措施。没有石原的努力,温室气体的总量限制和排放量交易制度的创建等或许也难以实现。

 

      每当石原发表讲话时,口头禅是“因为国家不做,所以东京来做”。从国会议员转任东京都知事产生的强烈的对抗心理推动了石原的行动。


 

      抨击石原的东京都干部很少,这一点令人不可思议。或许是因为超越了仅是上司这一点的人格魅力。一位前副知事在离开东京都政府之后仍表示,“不能让石原丢脸”,对于东京都的行政感到担心。

 

      石原风格也存在危险。在众议院议员时代参加的“青岚会”因成员割破手指按手印等不合时宜的行为而令人们感到震惊。提出东京都购买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等,不仅在日本国内,也引发了中国的批评,类似言行不胜枚举。

 

      “最强”的东京都知事

 

      石原对东京都行政的关注自第3次当选的2007年前后开始下降。或许可以说最后的工作是为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申办铺平道路。

 

      石原在任期间,经历了9任日本首相。卸任东京都知事时已是80岁的高龄。在维持作为政治家的保鲜期这一意义上,无法脱离“东京都知事”的身份。

 

      在担任东京都知事之后,他仍坚持写作。以年轻时的代表作《太阳的季节》为首,是一名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家。描写弟弟、演员石原裕次郎的《弟》一书展现出石原慎太郎纯真的一面。《天才》一书重新评价了此前持批评态度的前首相田中角荣,也成为了畅销书。

 

      石原具有多面且复杂的面孔。不论如何,都可以称得上“历史最强”的东京都知事。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谷隆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