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将以三人为核心展开

2021/09/15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以岸田文雄、高市早苗和规制改革相河野太郎三人为中心展开。过去有着现任总裁不参选、候选人就会增加的倾向,1972年以后,有14次选举中现任总裁不参加,候选人人数平均为3.3人。党内派系势力减弱也左右候选人数的动向。

 

从左至右依次为岸田文雄、河野太郎和高市早苗

  

       上述3人已正式宣布参选。作为现任阁僚而参选的河野太郎9月10日向日本首相菅义伟汇报了最终的意向。在之后的记者会上,河野表示“由于首相明确表示不参选,因此我才开始具体考虑参选”。

 

       河野负责在新冠疫情防控对策中被菅义伟视为王牌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这次总裁选举是以现任总裁辞职为前提,因此河野无需顾虑,更容易参与。

 

       有多位候选人争总裁职位的代表例子是前首相佐藤荣作宣布退出后的1972年。当时有三木武夫、田中角荣、大平正芳和福田赳夫4人参选,被称为“三角大福”的4位派系领袖展开了竞争。

 

       在前首相铃木善幸宣布退出的1982年,中曾根康弘等4人参选。在森喜朗辞职的2001年,小泉纯一郎、桥本龙太郎、龟井静香及麻生太郎4人展开了角逐。

 

       参加总裁选举的候选人人数在前首相福田康夫宣布退出的2008年和自民党为在野党的时期选举谷垣祯一总裁后任的2012年最多,均为5人。

 

 

       现任总裁寻求连任的情况下,与对手展开竞争的选举在1972年以后只有4次。大多情况下是现任无需经过投票就连任了。

 

       即使在候选人数多的格局下,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候选人的面孔也都发生了变化。参加1972年总裁选举的4位候选人都是派系领袖。那时的选战具有浓郁的举全派系之力竞争的色彩。

 


 

       近年,派系力量减弱,作为“选举面孔”选择受舆论支持的议员的倾向越来越强。

 

       在2001年总裁选举中,起初,率领最大派系的桥本龙太郎被认为更占优势。小泉纯一郎提出“打破陈旧的自民党”争取舆论支持,结果地方票流向小泉,议员票也以雪崩之势流向小泉。

 

       2012年总裁选举,来自最大派系町村派的町村信孝会长和安倍晋三参选,町村派分裂。安倍以保守群体为基础,争取跨派系支持。最后形成第一名石破茂与第二名安倍的决胜投票,安倍逆转获胜。

 

       派系影响力减弱的一大原因是总裁选举制度的变化。候选人一度需要50名推荐人。后来逐渐减少,现在变成了20人。需要的推荐人减少,即使没有派系的全面支持也可以参选的议员增多。

 

       1996年众议院选举引入的小选举区制度也产生了影响。由于1个选区只能有1人当选,党领袖的人气很容易反映在选举结果上,因此舆论动向比派系逻辑更能左右选举结果。

 

       此次选举不以派系为主导的倾向更加明显。高市早苗不属于任何派系。

 

       河野太郎属于第2大派系麻生派,但该派系也有议员推举岸田文雄,计划不统一支持一位候选人。河野在中坚少壮派议员将他视为“选举面孔”而给予期待的情况下参选。

 

       河野周围的中坚少壮议员组成的学习会“火曜会”914日在自民党总部举行会议,约有20人参加。细田派、石破派等不同派系的议员参会,针对支持河野达成一致。

 

河野太郎在“火曜会”上发言(14日,自民党总部)

 

       在自民党内的众议院议员中,选举基础还很薄弱、当选次数在3届以下的议员占了近50%,而且在总裁选结束后就将迎来众议院选举。对舆论方向比任何时候都敏感的议员心理很容易产生作用。

 

       最大派系细田派不会在总裁选举中推举单一候选人,该派系的议员计划支持岸田文雄或高市早苗。第3大派系竹下派尚未决定如何应对。

 

       二阶派会长、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914日与该派系的干部会面,已确定将交由派系的议员自行判断。将在16日的会议上讨论对策。

 

       难以出现第4位候选人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派系的影响力下降。既没有培养出能站出来代表派系参选的人才,也没有表现出一致拥立或提供推荐人的协调能力。

 

       自民党代理干事长野田圣子表示出积极参选意愿,将继续召集所需要的20名国会议员推荐人。上次参加2020年总裁选举的石破茂此次不打算参选。石破派的国会议员达不到20人,而且派系内认为应该支持河野太郎的意见也在扩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