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的2030年去碳化目标攻防

2021/04/25


       日本首相菅义伟日前表明,截至203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为比2013年度减排46%。一度出现美国在私底下敦促日本减排50%、日本讨论接受的情况。美国的国内协调推迟,结果呈现了就日本经济产业和环境两省发布的“加码型”目标达成妥协这一如履薄冰的协调过程。

 

拜登与菅义伟在会谈中(16日,华盛顿,kyodo)

 

       在美国时间416日下午的白宫,菅义伟结束长达2小时零30分的与美国总统拜登的首次首脑会谈后表示,“美方什么都没有提”,露出放松的表情。

 

       在会谈之前,菅义伟针对2030年的去碳化目标做好了准备。

 

       不仅是在去碳化方面领先的欧洲,日美也提出充满野心的目标,以此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向中国施压。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美国总统特使克里曾描绘这样的剧本,敦促日本减排50%。

 

       作为菅义伟的心腹,经济产业相梶山弘志在会谈前的412日表示,“在加码方面,减排39%是极限。在此之上将取决于首相的政治判断”。这是因为如果菅义伟在外交舞台上作出承诺,存在难以在日本国内作出说明的风险。

 

       但是,作为拜登的首次面对面首脑会谈对象,美国正在要求菅义伟在面对中国时选边,这是显而易见的。

 

       菅义伟在动身前往美国之前,在考虑风险的同时,敲定了“如果拜登提出要求,将承诺减排50%”的谈判方针。

 

       不过,首脑会谈出现了2个“意外”。

 

       在会谈当天,美方提出请求称“希望删除”。两国政府事前敲定的表述中包括“在22日气候峰会之前宣布2030年目标”等。

 


 

       美国对去碳化持积极态度,但另一方面大量拥有煤炭和页岩气等相关行业。有分析认为,美方在最后关头改变态度,背后存在其国内因素。日美两国首脑宣布在22日之前表态的方案化为泡影。

 

       另一个意外是拜登在首脑会谈中的态度。一直到会谈结束,拜登都没有向内心已打算同意减排50%的菅义伟追问目标数值。拜登在随后的共同记者会上强调称,“日美要成为充满野心的气候变化对策的推动者”。

 

       在美国的因素减弱后,2030年目标面临的状况明显改变。

 

       菅义伟此前表示,“与2050年不同,2030年目标会给企业造成负担”,担忧对经济的影响。而如今焦点已转向作为负责阁僚的经产相梶山和环境相小泉进次郎能在多大程度上加码。

 

       美国主办的气候峰会于422日晚间开始,当天上午,梶山和小泉在首相官邸办公室向菅义伟作出汇报,菅义伟表示“可以加码到减排46%”,同意了减排46%的方案。菅义伟表示“考虑到海外的水平而进行计划”。

 

       46%这一减排率有助于实现菅义伟提出的2050年实际净零排放目标。但是,如果考虑到日美关系和6月以后的外交日程,46%对菅义伟而言来并不足够。

 

       在数天前,美方发出“总统要求减排50%”等信号。6月将迎来七国集团(G7)峰会,主席国英国的首相约翰逊也再次向菅义伟提出,“日本应承诺减排50%”。

 

       日本如何借助加码的数字展开对外谈判?菅义伟经过苦心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设定另一个“50%”目标。日本时间22日下午6点多,菅义伟在应对气候变暖推进本部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至50%而继续发起挑战”。

 

       气候变化谈判与各国试图构建有利于自身产业结构的国家利益相抵触。如履薄冰的妥协只不过是今后全面展开的绿色外交的序章。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重田俊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