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菜籽等食用油原料价格齐涨

2021/01/11


  大豆和油菜籽等食用油原料的国际价格正在联袂上涨。由于拉尼娜现象导致的产地天气异常和新冠疫情下的劳动力短缺,供给减少的预期加强。另一方面,主要消费国中国的进口坚挺,供求状况紧张。食用油原料今后或将维持高价,日本国内的食用油价格可能受到影响。

   

  从大豆来看,作为指标的芝加哥期货(近期合约)涨至每蒲式耳约13.65美元。比2020年3月上涨66%,达到6年半以来高点。

 

    

  作为大豆主产地的巴西和阿根廷自2020年秋季起受拉尼娜现象导致的高温干燥影响,种植推迟,认为将出现减产的观点加强。“有观点认为拉尼娜将持续至2月前后”(贸易商),警惕感突出。

        

  美国农业部在2020年12月的供求报告中预测,阿根廷2020~2021年度的大豆产量为5000万吨,比上月的预测下调100万吨。巴西维持在1亿3300万吨,但商品期货公司表示“在1月的报告中有可能被下调”。

    

南美的大豆田(REUTERS)

  

  在豆粕等大豆制品的最大出口国阿根廷,2020年底发生谷物检查员等的罢工。目前罢工也在局部持续。日本谷物咨询公司Green County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这也是“推高价格的因素”。  

       

  在油菜籽方面,加拿大温尼伯期货(近期合约)在每吨644加元左右。比2020年2月提高44%,达到7年零6个月的高点。最大油菜籽出口国加拿大的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2021年度的产量预计为1872万吨。由于开花期遭遇酷暑,预计产量比上年减少4.5%。

      


          

  从棕榈油来看,马来西亚期货为每吨3877林吉特左右。达到2020年5月的约2倍,涨至2011年2月以来高点。主产地马来西亚的恶劣天气和新冠疫情导致的外籍劳动者减少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占世界植物油消费2成的中国“需求旺盛”(制油企业)。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20~2021年度的主要植物油消费量将达到4109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日本资源和粮食问题研究所的代表柴田明夫指出,中国“将从粮食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推进积极采购”。

      

  预计今后食用油原料将维持高价,日本国内价格可能受到影响。在用于人造黄油和蛋黄酱的加工用食用油的大单优惠价格谈判方面,针对2020年10~12月的价格达成涨价协议。有观点认为“1~3月(供应商)或将进一步提出涨价要求”(谷物分析师)。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飞田雅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