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劳工问题:韩国要卖日企资产,日本能做什么?

2020/08/04


      围绕韩国的前劳工诉讼,韩国的法院从8月4日以后就可以下令出售原告方扣押的日本企业资产。日本政府认为日韩的索赔权问题已经解决,采取不同意出售资产的立场。为了应对出售命令,日本已开始讨论对抗措施。

  

在听到韩国最高法院判决后高兴的原告团(2018年10月,韩国首尔)

 

      8月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读卖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示,“政府正在讨论各种应对举措,已有了明确方向”。设想的3个方向为外交措施、经济措施和国际法律措施。

 

      虽然并未事先提出具体措施,但日本预先明确了坚决不同意实际出售资产这一态度,意在敦促韩国方面最终撤回出售命令。

 

      外交措施的候选项是日本驻韩大使富田浩司临时回国。作为韩国釜山设置慰安妇少女像的对抗措施,日本曾让当时的大使长岭安政于2017年1~4月临时回国。与目的模糊的临时回国不同,如果日本采取了“召回大使”的形式,将传递更加明确的强烈的抗议态度。

 

      此外,还有停止韩国人免签入境和收紧签证条件的方案。有观点认为,目前韩国人因疫情口岸管控原则上不能入境日本,这一方案的实际影响不大。

 

      还有传闻是经济层面的对抗措施。日本将提出有可能采取金融和贸易等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影响的举措,以此进行警告。还有可能会对日本企业造成损害的实质性报复措施,比如扣押韩国方面资产和报复性关税也将提上日程。

 

      也有进一步强化出口管理的方法。2019年夏季,日本以韩国方面的体制存在安全保障上的问题为由,收紧了对韩国的出口管理。

 

      关于国际法律措施,日本考虑充分利用国际仲裁。向国际法院(ICJ)起诉韩国违反国际法也被列为候选项。


 

      国际法院将按照国际法来审理国家间的法律纠纷。审理需要获得双方当事国的同意,没有韩国的同意不会被受理。但好处是即使韩国不同意,也能向国际社会彰显日本的正当性。

 

      此外,还出现了充分利用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的方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于有关国际投资的争端实施仲裁。这种做法是对外展示韩国在违反国际法侵害日本企业的资产。这种情况也需要与对方达成一致,因此缺乏可行性。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强调称,“实际出售资产是无法容忍的底线”,采取的对象措施“需要注意不要被韩国的文在寅政府所利用”。

 

      可以想象到的是,韩国在国际上宣称日本进行非法制裁,或变为在韩国国内加剧反日情绪的材料。围绕2019年的出口管理严格化,日本认为是为了应对安保隐忧采取的措施,但韩国则认为是“报复”而强烈反对。

 

      韩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日方,一度决定撕毁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此外,韩国国内的反日情绪也不断高涨,还爆发了对日本产品的抵制运动。

 

      围绕前劳工问题,韩国相继作出判决,要求日本制铁以外的日本企业也进行赔偿。如果韩国方面开始出售日本制铁的资产,其他日本企业的不安也将随之提高。

 

      日本外务省的高官指出,“不允许开先例。如果韩方出售,有必要采取对抗措施”。该人士同时表示,“为了最后让韩国不行动,要一直施压到最后”。

 

      韩国国内对资产出售存在分歧。保守派有意见要求采取政治上的避免举措。而在革新派的文在寅政权之下,革新派执政党在议会占多数。如果韩国的反日情绪高涨,维持对日关系将更加困难。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