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紧急事态宣言需何条件,有何效果?

2020/04/03


  伴随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扩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否发布“紧急事态宣言”一事越来越受到关注。疫情状况是否符合《特别措施法》规定的宣言的条件,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判断,但宣言的强制力存在限制。

   

  《特别措施法》提出2个发布条件

   

  安倍在4月2日的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表示,“目前还没有陷入全国性、且迅速蔓延的状况,正在勉强坚持着”,对于现阶段发布宣言提出了慎重想法。同时还表示,“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下决断并实行”。

 

安倍发言(4月2日)

   

  安倍针对现状呼吁称,“仍处于紧要关头。只要稍微松懈,何时急速扩大都不足为奇”。东京都4月2日确认了97人感染,这一数字创新高。在大城市周边,难以追踪感染途径的感染者的比例正在增加。

   

  紧急事态宣言的法律依据是日本3月修订的《新型流感对策特别措施法》。

   

  根据《特别措施法》,发布宣言需要满足2个条件,即(1)有可能对国民生命和健康造成显著且重大的损害、(2)由于全国范围且迅速蔓延,有可能对国民生活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负责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日本经济财政再生相西村康稔在国会答辩中透露,鉴于重症患者正在增加,第1个条件“已经满足”。

    

  对于日本的现状是否符合第2个条件,存在意见分歧。城市地区的感染扩大,但同时也有感染人数较少的自治体,现阶段难以断言发生全国性蔓延。

     

  日本政府将关注东京是否发生爆发性感染扩大。如果作为交通枢纽的东京发生爆发性扩大,在全国范围蔓延的风险也将随之提高。如果东京的感染者急增,有可能综合起来认定已符合宣布紧急事态的条件。

     


           

  日本政府在决定宣布紧急事态宣言时重视专家的意见。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析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为14天。担心在感染者出现激增后,14日内持续爆发性扩大。

     

  美国的感染人数于3月27日超过10万人,在4天内增至2倍多。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4月1日下午6时,感染人数突破21万人。美国政府警告称,在最糟糕情况下,有可能导致24万人死亡。

    

  如果像美国那样爆发式增长,日本也难以维持医疗体制。密切关注新增感染人数翻番等爆发性扩大的前兆变得重要。

 

   

  无法追踪感染途径的感染者具有在酒吧、卡拉OK等夜生活街区多发的倾向。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呼吁避免夜间外出。

   

  此外,医疗体制的情况也成为大致标准。负责检测的保健所和医疗机构的病床数越来越紧张。东京都以传染病指定医疗机构的12家医院为中心,确保了140张病床,但随着入院患者激增,已要求一般的医疗机构提供协助。截至4月1日,确保了620张病床,但入院患者人数也增至531人。

    

  日本医师会要求发布宣言

    

  日本医师会4月1日再次表示,目前是应发布紧急事态宣言的时期。呼吁称如果医生等感染,“将无法向国民提供适当的医疗”,表示日本的医疗处于危机状态。

    

  日本最大经济团体“经团连”在3月发布的紧急建议中提出,以维持生活基础设施等为前提,同意发布紧急事态宣言。

     


        

  在发布紧急事态宣言时,首先由厚生劳动相加藤胜信和经财相西村分析感染状况并接受报告。之后,由安倍针对是否符合条件咨询专家委员会。

      

  对于紧急事态宣言的实际效果存在各种看法。如果发布宣言,都道府县知事有权根据法律发出避免外出和活动等的请求和指示。但这些措施没有强制力,没有像法国那样的处罚措施。

          

  具有强制力的是有关医药品和食品的交付、土地使用的条款。政府可请求医药品和食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输业者交出相关物资,无正当理由不同意时可强制征用。如果是用于设置临时的医疗设施,政府可未经持有者同意直接使用土地和建筑物,如拒绝可加以处罚。

    

  《特别措施法》修正案还获得了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的赞成,于3月13日通过。在野党在修订该法案之际,要求首相提前向国会报告。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