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公主号下船乘客为何“阴”变“阳”?

2020/02/24


      从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聚集性感染的游轮“钻石公主号”下船并回到各国的乘客相继出现病毒呈阳性反应的情况。澳大利亚政府22日发布消息称,下船后回国的4名澳大利亚人新确认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以色列和美国也出现了回国后乘客呈阳性反应的情况。今后已下船乘客中也可能出现病毒感染者增加的情况。

     

停泊在横滨港的游轮“钻石公主号”(21日,kyodo)

     

      据22日的消息,一名下船的60多岁日本女性在栃木县出现发热症状,经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在下船的日本乘客中发现阳性反应者为首次。另外,还有消息称,在下船的乘客中,日本厚生劳动省没有对其中的23人实施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上述女性不包含在内。

   

      这些均为在船上进行检测之际呈阴性的乘客。为何在下船后有转为呈阳性呢?在专家中,除了指出检测方法存在极限的声音之外,还有观点认为,有可能是潜伏期比预期更长,最初检测时并未产生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在肺部繁殖,引发肺炎。但在检测时,主要检测从喉部粘膜提取的样本。如果在喉部病毒量较少时进行检测,将难以发现病毒,结果就呈阴性。

   

      熟悉传染病的医疗相关人士表示,正因为如此,即使喉部样本检测时呈阴性,也难以成为没有被感染的证明,“很难期待掌握实际情况”。针对回国后呈阳性的人,日本厚生劳动省计划就接受检测的时间和感染途径收集信息,以调查原因。

  

      关于下船时没有明显症状的原因,还有专家提及从病毒侵入体内到出现症状的潜伏期比预期更长这一可能性。

   


 

      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5日在游轮上采取了全面的感染对策。此外还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允许隔离14天且没有症状的乘客下船。

   

      但是,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教授浦岛充佳根据中国研究团队发布的论文推测,“潜伏期比14天更长的人达到感染者人数的约2%”。2月21日被确认呈阳性反应的人也有可能是在过了14日天之后才出现症状。浦岛教授表示“在检疫过后出现呈阳性的人在意料之内”。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就检疫开始后的防止感染的措施表示“存在不少无法彻底贯彻防控措施的情况”。浦岛教授针对船上检疫过程中乘客之间感染扩大的可能性表示,“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不可否认”。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中岛一敏也表示“即便下船时检测结果呈阴性,之后也有可能发病”,呼吁下船后也应该继续对乘客进行14天的健康观察。同时称,必须根据下船乘客的年龄和有无慢性病等造成的重症风险“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协调,让其在家疗养或者到指定医疗机构住院”。

   

      “钻石公主号”游轮上曾约有2600名乘客,所有乘客下船的时间已看到眉目。虽然下船的前提条件是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但下船乘客中又出现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从这点也可以明显看出,疫情扩大的风险很难得到完全控制。

   

      最初认为“下船后不需要限制行动”的日本厚生劳动省改变了方针,从2月20日开始向下船乘客发放“健康卡”。要求这些乘客连续14天测量体温等,确认是否发病,并要求他们避免不必要不紧急的外出。

   

     在日本以外,隔离下船者的举措不断扩大。美国派出包机接回美国人之后,利用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的美军基地对他们实施了14天的隔离。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也针对下船人员采取了运用军事设施、医疗机构等隔离14天的措施。

   

      因为日本也出现了下船后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员,批评日本政府防控举措的声音可能会更加尖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