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公主号”给疫情应对带来思考
2020/02/20
围绕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停泊在横滨港、从2月3日开始接受检疫的“钻石公主号”游轮上的乘客从19日开始下船。日本国内各地也接连有感染者被确诊,新型肺炎的对策正迎来关键时刻。一方面,此次罕见的船内检疫也凸显出应对未知威胁的难度。
![]() |
“钻石公主号”游轮和前来接游客下船的大巴(19日) |
针对搭载了约3700名乘客和乘务员的“钻石公主号”游轮,截至19日,累计有3011人分的病毒检查结果得以确认,其中阳性为621人,比率高达约20%。从武汉市及周边搭乘日本政府第1~4班包机回国的764人中检测呈阳性的为13人,仅占1.7%。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该游轮乘客出现症状的峰值时间为7日,认为5日以后由于严格采取了要求乘客待在自己客舱内等的感染对策产生了效果。不过乘务员出现症状的峰值时间为13日。该研究所表示,由于乘务员在5日之后也继续在船内工作,无法像乘客一样彻底实施“隔离”。
一位相关人士表示,船内未能遵守“使用酒精或肥皂频繁洗手”等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册的情况不在少数。18日进入游轮的神户大学教授岩田健太郎也批评称,船上未设置无感染风险的安全区域等。
对此,从10日开始一直在船内开展活动的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和田耕治表示,“虽然存在制约和极限,但是采取了区分感染者的活动轨迹等措施”。
此次,在船内开展检疫作业的检疫官等人也确诊感染,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医院感染症中心主任国岛广之指出“即使是接受过训练的人,在高度紧张状态下也很难贯彻感染预防措施”。
需警惕和观察的对象如何判断?
随着国内感染人数的扩大,日本政府和地方自治体亟需对要将观察对象扩大到何种程度做出判断。
“钻石公主号”游轮从2月5日起彻底实施了防止感染的措施,考虑到病毒潜伏期的14天的船上停留时间也已到期。19日下船的443名乘客的病毒检测均确认为阴性,因此,日本厚生劳动省强调,“外出等行动不会受到限制。不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据称,眼下将要求乘客通过测量体温等注意健康状态,定期与厚劳省联络,确认身体状况。
![]() |
病毒检测被确认为阳性的乘客和乘务人员中,出现症状的感染者被送往医疗机构,部分无症状但检测呈阳性的人被认为有感染他人的风险,因此将在位于爱知县冈崎市尚未开业的医院设施接受医学观察。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于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19日下船的美国人认为“船内的感染预防措施可能不充分”,并未解除警戒,宣布禁止在14天内入境美国。显示出不完全认可他国做出的检测结果的姿态,在入境对策方面绷紧了神经。
病毒的研究还在途中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还处在开展过程中。
据世卫组织表示,8成感染者仅表现为轻症,而高龄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关于该病毒的感染能力,世卫组织推测1个患者可能感染的人数在1.4~2.5之间,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研究团队则认为在3.8人左右。
关于感染途径,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健委)19日发表的内容显示,除了之前列举的飞沫和亲密接触以为,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呈雾状且混有病毒的微粒“气溶胶”的话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该委员会表示“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为了在新的威胁下保护本国市民和社会,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钻石公主号”游轮的乘客和乘务员就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随着船上确认感染人数的增加,海外也出现了对日本政府应对措施的批评声。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官员表示,“在(日本)国内几乎未确诊感染者的2月上旬,无法让存在感染可能性的乘客和乘务员下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