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曾根康弘走过的101年
2019/11/29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1月29日去世,享年101岁。他倡导“战后政治的总决算”,留下的足迹直接与二战后日本的政治史重合。
1918年出生
![]() |
1949年11月拍摄(KYODO) |
中曾根康弘1918年生于群马县。他曾任职于日本内务省,以海军主计中尉身份赴菲律宾等地参战。1947年,在日本新宪法之下,他在首次众议院选举中当选。倡导自主制定宪法,被称为“青年将校”。
1959年 作为科学技术厅长官首次入阁
![]() |
抽空在自己家拿起画笔的科学技术厅长官中曾根康弘。 后侧为茑子夫人(1959年6月,KYODO) |
在岸信介内阁作为科学技术厅长官首次入阁。之后历任运输相、防卫厅长官、通产相和自民党干事长等职务。他力争当上首相,根据社会潮流改变自身主张。
1982年 出任首相
![]() |
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被指名为首相(1982年11月,KYODO) |
1982年,中曾根康弘64岁时出任首相。倡导“战后政治的总决算”,推进了国营铁路、日本电信电话公社、日本专卖公社的民营化。重用智库,采取了被称为“总统式首相”的手法。这是日本首相官邸主导政治的开始。
1983年 在别墅建立“罗康关系”
![]() |
里根(左)与中曾根康弘(右)(1983年11月,东京的日出山庄,KYODO) |
1983年11月,中曾根康弘在位于奥多摩的“日出山庄”招待了美国总统里根夫妇。与里根建立了被称为“罗康(Ron Yasu)”的信任关系。在美苏冷战期间彰显出紧密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1985年 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 |
中曾根康弘作为日本首相在二战后首次参拜靖国神社 (1985年8月15日,KYODO) |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作为战后的日本首相首次正式参拜。中国和韩国提出抗议,此事成为作为外交问题延续至今的靖国问题的起源。
1986年 东京峰会东道主
![]() |
中曾根康弘发表《东京经济宣言》(1986年5月6日) |
1986年,中曾根康弘在东京举行的主要国家首脑会议上担任东道主,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虽然受到与美国经济摩擦的困扰,但在外交方面取得大量成果。
1987年 中曾根裁定
![]() |
确定竹下出任新总裁(左起第3人)、相互握手的(左起)安倍、中曾根、宫泽(1987年10月,东京日比谷公会堂,KYODO) |
他作为首相的在任期间为1806天。针对“后中曾根时代”候选人,在被称为“安竹宫”的新领导人(自民党总务会长安倍晋太郎、干事长竹下登、藏相宫泽喜一)这3人中,以“中曾根裁定”形式提名竹下担任接班人。
1997年 获得大勋位
![]() |
在勋章亲授式上从天皇陛下手中接过大勋位菊花大绶章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997年5月7日,宫殿松之间,KYODO) |
1997年,中曾根康弘被授予日本大勋位菊花大绶章。在二战后的首相中,生前获得大勋位的之前只有吉田茂和佐藤荣作两人,中曾根康弘成为第3人。2003年,鉴于小泉纯一郎首相建议其引退,中曾根康弘退出政界。
从政界引退后,仍呼吁修改宪法
![]() |
在庆贺自身九十九大寿的活动上手持花束的前首相中曾根(2017年5月15日,东京都内的酒店,KYODO) |
从政界引退后仍展开政治活动,呼吁推进修宪。2018年5月27日,中曾根康弘在100岁生日时发表谈话,对于朝野各党认真推动修宪显示出期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