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导弹威胁下的日韩防卫裂痕

2019/08/07


  由于朝鲜接连发射飞行物,日本政府正在加强警戒。朝鲜所宣称的“新型战术制导武器”被推定为可低空飞行和改变轨道的新型导弹,日本可能被纳入射程。日本政府致力于强化导弹防卫体制,不过与美韩的合作开始出现裂痕。

  

  朝鲜8月6日早上,从西南部的黄海南道附近面向日本海发射了2枚被视为短程导弹的飞行物。

   

  

  日本政府6日傍晚在首相官邸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分析朝鲜发射飞行物相关信息,确认警戒监视万无一失的方针。

  

  此次是朝鲜最近2周来第4次发射飞行物。韩国军方断定7月25日发射的飞行物为短程弹道导弹。日本政府也显示出同样的看法。朝鲜主张该导弹为“新型战术制导武器”。被认为是基于俄罗斯产短程弹道导弹“伊斯坎德(Iskander)”开发的新型导弹。

 

  该导弹具备以低角度发射,通过低空飞行以躲避拦截的性能。此外还具备在下降阶段突然迅速上升等在飞行中改变轨道的高级性能。日本防卫省官员表示,“新型导弹日本的雷达可能探测不到”。韩国军方分析称,8月6日的飞行物也具备相似特征。

  

  此外射程也存在问题。朝鲜4次发射的飞行物中,射程最远的为7月25日的600公里。如果改变发射方向,可将日本领土纳入射程。

  

  重视与朝鲜对话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如果射程短,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按照日本的分类,短程导弹的射程(1000公里以内)覆盖了日本的关西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

  

  原本朝鲜发射短程导弹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但日本因顾及美国,并未要求召开紧急会议。

      


      

  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的导弹防卫体制。日本防卫相岩屋毅8月6日早上在防卫省接受记者采访,就朝鲜发射一系列飞行物的行为表示,“朝鲜提升导弹能力对我国构成重大威胁。将着实完善综合导弹防卫体制”。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将维持高度警戒监视体制”。

  

  目前日本的导弹防卫体制是基于美军的早期警戒卫星探测的情报,由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舰、航空自卫队的地面雷达等对导弹进行探测和追踪。之后,由搭载在宙斯盾舰上的海基型拦截导弹“SM3”和地对空导弹“爱国者3(PAC3)”进行双重拦截。

  

  再加上预定在日本国内部署的2套“陆基宙斯盾”导弹拦截系统,力争实现3重拦截。

 

8月6日视察导弹发射的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左侧)(照片来自朝鲜劳动新闻的网站)

  

  但是陆基宙斯盾系统未能获得计划部署地秋田县和山口县的同意,协调工作陷入僵局。日本将在2021年3月配备第8艘宙斯盾舰,不过人员负担沉重、难以实现实时监视。为了强化从太空的监视,日本投入了情报收集卫星,但是由于卫星数量有限,无法实时监视。

  

  此外,日韩关系恶化也很可能产生影响。韩国暗示可能停止延长将于8月24日迎来更新期限的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

   

  《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是日韩共享防卫机密的安保合作框架。在日本的雷达难以捕捉到朝鲜新型导弹的情况下,将不得不依赖韩国的情报,不过日韩合作可能出现障碍。韩国方面也是一样。7月25日朝鲜发射飞行物时,韩方借助日方提供的情报,对射程进行了修正。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8月6日在记者会上强调,“(朝鲜导弹)对我国的威胁确实在提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