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侠”特朗普会不会拨错了算盘?
2019/08/02
小竹洋之: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自9月1日起对来自中国的约3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在短短一个月后就放弃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的“休战协议”,着手启动第4轮制裁措施。
![]() |
特朗普在支持者集会上的演讲(reuters) |
从特朗普来说,或许7月30~31日在上海重启的中美部长级贸易谈判的结果的确不如所愿。也可能还存在已经打好了以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来缓解贸易战苦痛的算盘这一情况。
于是,特朗普有可能是瞄准了即将召开的“北戴河会议”,采取了动摇中国的行动。这与其说是特朗普在冲动之下的决断,似乎更像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这种印象很强烈。
“我们看到的是两大经济体制的战略性竞争,同时还是世界迈向两极的十字路口”,正如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高级研究员Jamie Metzl指出的那样,很难想象牵涉中美霸权之争的贸易战轻易终结。特朗普在6月底与习近平的首脑会谈中没有提出贸易谈判的期限,或许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持久战做好了心理准备。
![]() |
决定时隔10年半降息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reuters) |
问题在于所要付出的成本。据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等估算,特朗普实施的第1轮至第3轮对华惩罚性关税通过成本转嫁等,全年对美国家庭收支将造成约1060亿美元的负担,也就是说美国每个家庭全年要多承担约830美元负担。如果加上消费品比重更高的第4轮关税,结果可能出现抵消大型减税的效果。
不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犹如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一样,转向货币宽松。美国国会将2020年度(2019年10月~2020年9月)和2021年度的财政支出上限合计提高3200亿美元。特朗普有可能认为,即使将中美贸易战的水平提高1个层次,也能借助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支撑美国经济。
美国已对来自中国的全部进口商品的约一半(约2500亿美元)征收额外关税,而中国则对来自美国的全部进口商品的约7成(约1100亿美元)征收额外关税。两国的关税战已经进入“非对称的博弈”。
即使美国进一步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将税率在10%的基础上分阶段提高,中国也已无法采取同等规模的报复措施——特朗普或许正是在计算这样的得失的基础上,露出了“关税侠”(Tariff Man)的獠牙。
![]() |
特朗普政权还意识到与民主党前副总统拜登(中)等人的差异(reuters) |
另外,特朗普表明要实施第4轮制裁措施,是在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辩论会结束之后。美国媒体报道称,大多数人认为,在支持率上居首位、属于中间派的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表现最佳。希望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连任的特朗普有可能试图以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形成与拜登的差异,以此拉拢属于支持基础的白人劳动者阶层。
然而,在维持贸易战的同时,通过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来提振美国经济的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特朗普经济学、Trumponomics)也难以掩饰其危险性。特朗普公然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或继续敦促其实施大幅货币宽松,但目前的基准利率为全年2.00~2.25%,降息的余地不大。美国的财政赤字也逼近每年1万亿美元大关,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等新财政刺激的余力正在逐渐消失。
如果在这里浪费了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的子弹,存在当美国自2009年7月以来持续的二战后最长的经济复苏局面中断、转为经济衰退局面之际,将无计可施这一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断言,源自美国的贸易保护是“自伤行为”。如果美国经济失速,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打击也难以估量。美国与中国通过高关税交锋的代价肯定巨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小竹洋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