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看日本(上)猫狗数超儿童
2019/06/27
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宠物热,但宠物主的不文明行为、人宠纠纷等社会问题也不断进入公众的视线。那么,我们的邻国日本如何呢?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日经中文网以《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等为基础,分两期为您介绍日本的宠物饲养历史和现状以及日本为实现人宠共生和谐社会所做的摸索与努力。
![]() |
在东京繁华路段骑车牵狗过人行道的男性(东京) |
日本平成时代的宠物史
与欧洲等国家相比,日本的宠物饲养历史与传统并不悠久,但从代表性的猫狗饲养数量及市场规模来看,日本在亚洲可以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宠物大国”。
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2018年的最新推算,日本的宠物猫狗总计达到1855.2万只(中国2018年底约1亿4100万只,沙利文公司数据),甚至超过该国1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截至2016年为1571万人)。
另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日本宠物相关市场规模2018年度约为1.535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64亿元),虽然在2016年阶段就已被中国赶超(中国2016年约为1200亿元,日经报道),但单纯计算宠物主在每只宠物上的年均花销却高达8.276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196.5元),大幅超过中国(中国2018年为3969元,沙利文公司数据)。
![]() |
日本2008年以后最受欢迎的宠物犬品种是贵宾犬(某宠物专卖店) |
一方面,日本人的饲养习惯和观念也在与时俱进。尤其在平成时代的30多年里(1989年~2019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昭和时代,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看守家门。在平成初期,西伯利亚哈士奇等大型犬较为流行。不过,饲养大型犬较为耗时费力,因此人气开始逐渐向小型犬转移。相比以往在室外搭建狗屋等,在室内饲养也成为主流。
另外,随着社会对爱护宠物呼声的高涨,日本在2000年12月修订并施行了对虐待宠物等加强处罚的《动物爱护管理法》。据称,正是在这一时期,以日本城市地区为中心,将宠物视为“家庭一员”的意识开始铺开。
![]() |
对于这样的家庭一员,主人在其饮食方面自然也会花费更多心思。日本的宠物食品开始出现按年龄、品种等实施细分的趋势。加之人们对宠物食品的“安全·安心”的关心程度的提高,日本于2009年还施行了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罕见的《宠物食品安全法》。力求使用有机、无添加等原料制造的高级宠物食品以及精心考虑盐分含量等的宠物健康食品也成为很多宠物主的选择。
猫咪人气的上升也是平成时代的一大话题。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推算,2017年日本宠物猫的数量自有调查数据的1994年以来首次超过宠物犬。从该协会2018年的最新数据来看,宠物犬和宠物猫的数量分别为890.3万只和964.9万只,差距进一步被拉大。主要原因是宠物犬饲养数的逐年下滑。以日本少子老龄化和单身家庭的增加等为背景,需要出门散步的狗因较为费事以及开销更大而被越来越多人“敬而远之”。
![]() |
一方面,据上述协会的调查,2018年日本宠物犬与宠物猫的平均寿命分别达到14.29岁和15.32岁,与日本人一样宠物也在走向老龄化。
怎样在日本养宠物?
那么,在日本该如何饲养宠物,具体又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呢?
以养狗为例,在日本首先需要让狗接受狂犬病预防注射并进行登记。日本早在1950年就开始施行以防治和消灭狂犬病为目的的《狂犬病预防法》。
该法律规定,未经登记的狗需要在获得后的30日以内、新生狗需要在出生90日后在所在地的相关行政部门实施登记。登记前需要先到当地保健所或动物医院接受狂犬病预防注射并领取相关证明(“已接受狂犬病预防注射票”)。在行政部门窗口实施登记时需要出示上述证明,完成登记后还将领到一枚印有编号的“登记牌”(日语称:鑑札)。
![]() |
日本各地的“登记牌”形状和设计各不相同(图为东京都各区的宠物犬“登记牌”和“已接受狂犬病预防注射票”) |
按规定,作为身份证明的“登记牌”需要随时挂在狗身上。这在宠物犬走失的时候被认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宠物犬在完成登记后每年都需要接受一次狂犬病的预防注射,而在遇到搬家、“登记牌”遗失以及宠物去世的情况时也都有必要办理相关手续。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日本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动物爱护团体等还在推广给猫狗等宠物植入个体识别芯片。芯片将记录宠物主的姓名和住址等信息,不仅在灾害等宠物与主人走散时将发挥作用,还能防止遗弃或虐待等情况的发生。由于目前实际植入率仍较低,日本在最新修订并已审议通过的《动物爱护管理法》中,进一步将植入芯片列为了法律义务。
“狂犬病清除国”日本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狂犬病清除国”。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介绍,日本在1956年以后再未出现过狗等动物感染狂犬病的情况,也没有发生过在日本国内感染并死亡的人感染狂犬病病例。狂犬病病毒可以侵入脑神经系统,人一旦感染并发病,致死率被认为高达100%。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算,世界至今每年仍有5万余人死于狂犬病,而中国在2008年时的感染人数曾高达2466人。日本之所以能彻底消灭狂犬病,除了因属于岛国在防疫上较容易管控等客观条件外,与该国较早期制定和施行《狂犬病预防法》、以及依法严格实施预防注射和宠物登记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