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成为日本累计在任天数第三长的首相
2019/06/10
截至6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任天数累计达到2721天,超过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在历任首相中排名第三。如果安倍在夏季的参议院选举之后继续执政,到8月将超过佐藤荣作,到11月将超过桂太郎,成为在任天数最长的日本首相。包括安倍在内,累计在任天数排名前四位的首相均是山口县(江户时代属于长州藩)人。
安倍在在任天数达到历史第三位的6月6日对记者团表示,“希望切实推进向国民承诺的每项政策,继续肩负起责任”。
![]() |
安倍在首相官邸(6日) |
被安倍超越的伊藤博文曾作为长州藩的志士为推翻幕府而奔走,后来成为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在吉田松阴的松下村塾求学,其头像曾出现在旧版1000日元上。
明治维新后,伊藤博文参加了岩仓使节团访问欧洲,学习了立宪主义和内阁制度。后来运用这一经验,设计了明治新政府的统治结构,并起草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他先后4次担任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在藩阀、政党和皇宫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泷井一博表示,“对于伊藤博文而言,政治就是不树敌。这与打击敌人、追求权力的一般政治观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泷井表示,“伊藤博文屡次被评价为‘赌徒’,包括这种个性在内,他深受明治天皇的宠爱。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其政治手腕也获得了信赖”。
第四次在任的伊藤博文下台后,出生于现在的山口县萩地区的桂太郎出任首相。他与西园寺公望轮流担任首相的时期被称为“桂园时代”。这一时期政权稳定,为之后的“大正民主”奠定了基础。
桂太郎也是做出过很多次历史性外交决策的首相。在伊藤博文等提出日俄协商论的背景下,缔结日英同盟,发动了日俄战争。以英国为后盾筹集资金,作为亚洲新兴国家首次击败了西方强国。后来在美国的斡旋下,日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但日本未能得到赔偿金。桂太郎第二次在任时将韩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桂太郎兼任大藏相(相当于现财政相)等,在经济政策方面十分重视财政规律。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千叶功表示,“作为陆军官僚精通预算”。桂太郎之所以能实现最长的累计在任天数,与议会多数派的立宪政友会之间的合作有很大关系。千叶功表示,“内政方面,桂太郎听取政友会的修建铁路等优先地方利益的建议,构筑了合作关系”。
战后在任天数最多的是佐藤荣作,其连续在任天数达到7年8个月,排名首位。佐藤出生于山口县田布施,是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前首相的亲弟弟,即安倍的外叔公。
佐藤1967年提出的“不拥有、不生产、不引进(核武器)”无核三原则随后成为日本的“国策”。在收回小笠原诸岛后,还与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就收回冲绳达成协议。在1972年5月收回冲绳后,佐藤荣作辞职,1974年因无核三原则和收回冲绳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佐藤荣作先在铁道省担任运输次官,后成为政治家。他与前首相池田勇人都受到前首相吉田茂的熏陶,是“吉田学校”的代表人物。佐藤出任首相时,让后来成为首相的福田赳夫和田中角荣在政权内竞争,发挥出人事的妙用,被称为“人事佐藤”。佐藤是第一个连续4次当选自民党总裁的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