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第3次保释申请终于获批的背后

2019/03/05


      针对在拘留所里被拘留超过100天的日产汽车前会长卡洛斯·戈恩(64岁),东京地方法院终于做出了批准保释的决定。这是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侦办的案件,而对于尚全面否认罪名的被告的保释在这个阶段获得批准实属罕见。国际社会对长期拘留戈恩提出了批评,这有可能对地方法院的判断产生了影响。

          

拘留戈恩的东京拘留所(5日,东京都葛饰区)

       

    阿姆斯特丹、巴黎、纽约、东京——戈恩在世界各地拥有私人据点,曾乘坐商务飞机四处跨境飞行。他成为东京拘留所(位于东京小菅)的“居民”是在2018年11月19日。因薪酬过少记载和特别渎职这2个事件遭逮捕和起诉的戈恩的拘留时间已达到3个半月。

 

      “很难理解为何持续拘留”,1月30日在拘留所内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单独采访的戈恩对于看不到终点的限制人身自由表示出强烈不满。

    

      起诉后仍持续拘留的目的是防止被告毁灭证据,由法院依据日本《刑事诉讼法》行使职权。日本的司法统计显示,2017年在一审判决之前获得保释的被告约为3成。实际情况下,存在如被告否认罪名、拘留时间将延长的倾向,在审前整理程序和公审开始前获得保释的情况很少。

 

    “为避免与外部交换信息,提出了利用电脑和监控摄像头进行制约的举措”,2月13日出任辩护人的律师弘中惇一郎在3月4日的记者会上如此透露。可见,在第3次提出保释申请之际,为打消法院的担忧,做出了罕见的提议。

 

    在戈恩的第1次保释申请中,曾将法国国内和驻日法国大使公邸列为住所,但在第2次申请中,变更为东京都内的出租住宅。此外,还提出▽佩戴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追踪装置、▽每天向日本检察厅汇报、▽上交所持的3个国家护照等。

 

      戈恩方面通过显示出主动接受日本国内史无前例的严格条件这一姿态,试图跨越保释的阻碍。

  


 

    戈恩的逮捕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围绕属于“形式犯罪”的薪酬过少记载事件,海外媒体等相继发出严厉批评,“在欧美,经济事件的调查一般通过自愿的调查取证等进行”、“长期扣押属于侵犯人权”。

 

    之后,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借助属于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实质犯罪”的特别渎职事件将戈恩逮捕和起诉,在法国雷诺,私人挪用嫌疑表面化,批评一度减弱,但将长期拘留视为问题的声音在国内外仍一直持续。

 

    东京地方法院批准戈恩保释的理由和保释条件的详细情况并未公布。不过,在审前整理程序还未启动的阶段批准保释实属罕见,除了戈恩方面的提议内容之外,有可能还考虑到国际社会的批评,更为慎重地对是否拘留进行了判断。

 

    如否认罪名、拘留趋于长期化的现状此前被律师等批评为“人质司法”。日本刑事司法面临世界审视目光的此次事件给围绕保释判断和拘留理想状态的讨论提供了新的课题,或将对其他事件也产生影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