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灾区摸索“紧凑型”重建
2018/03/12
3·11东日本大地震迎来了7周年。在作为灾区的岩手、宫城和福岛县,在海啸中遭破坏的沿海地区的城市重建取得进展。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调查灾区人口分布发现,虽然人口较地震前减少、但多个自治体的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则出现上升。观察其共同点可以发现,这些自治体均是在城市中心建设医院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核心”设施,借此吸引和聚集居民。灾区城市的紧凑型重建有可能给日本各地带来启示。
![]() |
在城市中心建造高层住宅
7年前,宫城县气仙沼市的中心地段在海啸和火灾中遭到破坏。在相同地点,如今全新的高层住宅林立。这是气仙沼市为失去自家房屋的灾民而建造的“复兴住宅”(灾区公营住宅)。该市市长菅原茂强调,“再次建造与震灾前相同面积的城市中心并不现实”。考虑到人口减少,力争打造紧凑型城市。
日本内阁府将紧凑型城市定义为“人口集中地区(DID)的人口密度较高的市町村”。日经从2015年10月的人口普查中选出存在人口集中地区的沿海灾区自治体,共15个市町属于紧凑型城市。其中,岩手县久慈、釜石、宫城县气仙沼、石卷、多贺城、东松岛等6市虽然人口减少,但人口集中地区内的人口密度上升。同时,气仙沼市等的统计显示,“与2015年时相比,现在人口更集中于城市中心”。
日本全国有300多个自治体存在紧凑化的构想,但难以实现。人口减少但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上升的上述6市更属于特例。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增田聪表示,“因海啸而浸水的土地被禁止住宅重建、居民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灾区称得上大规模的社会实验的一线”。
首先建造“核心”
紧凑地重建城市中心的自治体都敲定了成为“城市核心”的设施,从郊外吸引来了居民。气仙沼市和石卷市在“核心”处建造大规模市立医院,在因老化和地震而进行重建之际,选择了中心地段,而非郊外。
![]() |
岩手县釜石市建设的复兴住宅(kyodo) |
核心可以并非公共设施。釜石市重建推进本部的事务局长佐佐木胜就表示“将永旺的购物中心打造为中心地段重建的有力核心”。该市在吸引来的店铺的周围建设市民大厅等,重建了城市。这与首先建造公共设施的一般思路完全相反。
紧凑化对于行政和居民双方都有好处。气仙沼市通过将独户住宅林立的地区改为高层住宅群,确保了用于商业设施的闲置土地。现在,经销当地农水产品的旅游商业设施正在兴建。如果完成,将有助于日常购物和吸引游客。
在一部分高层住宅的1楼,曾今在海啸被冲毁的零售店和餐饮店入驻并开始营业。随着居民聚集于中心地段而恢复营业的店不断增加,出于生活的方便性,郊外的居民也逐渐向中心地段集中。这正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石卷市的中心地段,高级住宅和独户住宅开发相继展开。由于注意到靠近医院和商店街、老年人也容易出行的优点,各住宅开发商正展开建设。与复兴住宅一起,正在促进市区重建的加速。“因地震而锐减的中心地段的人口已经恢复至与震灾前基本相同的水平”,该市政府商工课课长菊地正一表示。
地震前的釜石市中心地段接近于“卷帘门紧锁”的萧条状态。以永旺为核心重建,正在给该市逐渐带来热闹景象。家中有孩子的当地居民等表示,“在临时住宅生活时实际感受到了购物方便等中心地段的便利性,因此决定从沿海地区搬到这里”。
不过,紧凑化也存在破坏以往的居民联系的危险性。为防止老年人和儿童等的孤立感,让居民生机勃勃地生活下去,社区的重建和维持成为课题。
受灾市区的重建也可能成为日本全国自治体的未来模型。医疗机构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在中心地段重建,并形成核心,同时也借助企业的力量。如果推进这些举措,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有可能让居民集中于中心地段,形成紧凑型城市。从东北重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村松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