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安眠之地在哪儿?
2017/08/03
100年前俄国革命的领导者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遗体目前保存在莫斯科,围绕是否继续保存列宁遗体,俄罗斯国内展开了讨论。4月部分议员向国家杜马提出遗体下葬的法案。舆论调查显示,6成俄罗斯民众支持下葬。另一方面,列宁支持者们的强烈反对导致下葬法案一经提出就被中止。由于俄罗斯的遗体保存技术传入了他国,为领导人的“神化”做出过贡献,所以列宁遗体的去留问题引发了世界的关注。
穿着黑色西服白色衬衣,留着整齐胡须的列宁躺在水晶棺内,仿佛睡着了一般。这里是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93年前去世的列宁的遗体被保存在这里向公众开放。想要一睹历史人物尊容的游客络绎不绝。在4月22日的列宁诞辰日,年迈的共产党支持者们带着列宁的旗帜和照片汇集至此,庆祝俄国革命100年。
![]() |
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Kyodo) |
引起分歧的是遗体下葬问题。俄罗斯的极右翼党派自由民主党和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部分议员于4月20日向国家杜马提交了列宁遗体下葬相关手续的法案。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自由民主党的议员表示:“要求下葬遗体的呼声高涨,在一百年时有必要进行讨论”。
俄罗斯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分析中心(Levada Center) 4月的舆论调查显示,58%的民众支持列宁遗体葬在克里姆林宫附近或圣彼得堡的墓地。赞成继续保存遗体的超过了31%。该中心指出,“赞成保存遗体的人一直都是少数派。问题不是(是否下葬)而是葬在哪里”。
列宁于1924年逝世,享年53岁。斯大林下令保存其遗体。俄罗斯利用尸体防腐处理技术,对遗体进行了消毒和修复,并定期注射保存液,维持近似生前的身体状态。由科学家组成的专门小组承担遗体保存工作,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遗体维护时期以外,列宁墓平时一直向公众开放。有推算称遗体保存每年要花费数百万人民币。
![]() |
围绕遗体保存的争议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没有断过。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叶利钦曾在1997年就是否安葬遗体提议进行国民投票,但遭到共产党等左翼势力的强力反对,最终作罢。每逢列宁诞辰和忌辰,遗体下葬都会成为话题,但每每在反对声中又趋于沉静。
针对议员们在4月提出的下葬法案,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表示谴责:“在纪念日前老调重弹是挑衅行为”。部分议员参与法案联名的俄统党迅速撇清关系,称“这不是党的意见”。在前苏联时代受到压迫的俄罗斯正教会持一贯立场,支持下葬。面对意见不一的情况,普京的亲信、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也表现出谨慎态度,本次也未能深入讨论,暂时被搁置。
在领导人死后保存遗体并公开,以此巩固权力根基的做法在其他国家也不少见。越南的前劳动党主席胡志明、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的遗体保存都得到了前苏联的技术支持。2011年曾有媒体报道,为了保存金正日的遗体,俄罗斯的专家团队曾前往平壤。南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2013年逝世,国家原本计划保存其遗体,但因技术问题无奈放弃。如果列宁遗体被安葬,对其他使用俄罗斯技术的国家也会产生影响。
普京一向对提及俄国革命十分慎重。2018年3月的俄罗斯大选之前,普京也想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日本筑波大学教授中村逸郎指出,“革命圣地红场成了商业区,列宁墓也形式化,遗体安葬只是时间问题”。莫斯科市内前苏联时代的公寓改建等再开发的讨论也正在进行,中村教授认为,“总统本身不实际参与遗体下葬的讨论,莫斯科市长可能会将此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进行考虑”。
“最好给爱着列宁的人们一个缓冲时间”,全俄舆论调查中心4月的调查显示,下葬支持者中的半数这样回答。列宁的安眠之地到底在哪里,看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国际亚洲部 小川知世
列宁
1917年领导了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俄国革命。他提倡社会主义,同年领导俄罗斯共产党的前身、布尔什维克党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922年成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苏联)打下基础。1924年去世后,斯大林上台,强化了一党执政体制。1991年苏联解体,列宁像作为苏联统治的象征,遭到破坏。有说法称普京的祖父曾是列宁的厨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