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号的变迁

2017/06/12


     日本为天皇退位的《特例法》获得通过,日本现任高年龄天皇将退位,而伴随退位,日本政府内的准备工作也将全面启动。其中,将对民众生活以各种形式产生影响的是新年号(日本称:元号)的制定。日本自推行天皇每一代采用1个年号的“一世一元”制度的明治以后,退位导致的改年号尚属首次。年号反映了喜事、疫病、灾害和改革等相应时代的世态。

 

  第248个年号

 

   日本的年号始于645年“大化”,截至1989年的“平成”达到247个。飞鸟时代曾一时断绝,南北朝时代等曾有2个年号并存。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长达64年的“昭和”。近代以前最长是室町时代的“应永”,长达35年。长达20年以上的年号包括平成只有13个,大部分年号都在数年后被更改。

 

 

 

   改年号以天皇即位之后的“代始改元”为基本形式,但在历史上,日本也以各种理由更改年号。在飞鸟和奈良时代,出现喜庆之事之际的“祥瑞改元”很频繁。平安时代以后,灾害、干旱、疫病流行和彗星出现等导致的“灾异改元”增加。

 

   此外,出于干支的辛酉和甲子年具有重大变革这一思想,日本还有进行“革年改元”的习惯。此外,还有因读起来不吉利而改年号的例子。据称江户时代的“明和9年”发生大火灾和水害,被认为是“灾害年”,因此将年号改成了“安永”。

 

   年号发生大变革的是明治的改元。1位天皇在位期间采用1个年号的“一世一元制”,以及将年号作为谥号(明治天皇等)确定下来。“明治”的年号是从多个方案中由天皇抽签决定的。

 

   在1889年的旧《皇室典范》中,天皇即位后制定年号、在位期间不修改的作法首次得到法制化。而在战后的新《皇室典范》中,有关年号的条文被删除,法律依据消失,但日本1979年通过了《年号法》。二战前,日本的年号原则上由天皇决定,但之后开始由内阁通过政令决定。

 

   “年号由政令决定”、“年号仅在发生皇位继承之际修改”,《年号法》仅规定了这些内容,同一年提交内阁会议的要领规定了具体的程序。

 

   从“昭和”改为“平成”时部分修改要领提出6个条件:(1)具有符合国民理想的积极含义;(2)2个汉字;(3)易书写;(4)易读;(5)从未被用作年号或谥号;(6)未被俗用。

 

    历代政权都是委托熟悉中国和日本古典及历史的专家选定新年号方案。如果研究者去世,就委托其他专家,始终会保留多个方案备选。

 

    日本政府此次计划在实施更改年号的前几个月公布新年号,从而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1989年1月将年号改为“平成”时,从昭和天皇逝世到新年号发布只有8个小时,出现了日历、挂历、手账和系统等都没有做好准备的影响。


 

      “希望早点知道更改年号日程”,日本全国日历出版协同组合联合会的相关人士担心地表示。加盟该联合会的很多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如果印错年号和天皇生日再重新印刷的话,会对业绩造成很大影响。据称,目前正向国会打探今后的计划。

 

银行很多都使用日本历法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也会把账户等合同文件上印刷的“平成”年号改成新年号。参照日本国内交易历史等的系统很多都使用日本的历法,需要更新年号。

 

    日本总务省正在对系统进行确认,看改元是否会对“个人编号(My number card)”产生影响。由于出生日期数据使用了年号,“目前正调查追加在新年号下出生的人的数据时是需要修改系统,还是只需变更设定就行”(居民制度课)。

 

    系统公司比较乐观。富士通认为,“系统的基础是通过公历运行的,因此不需要做大的变更。即使使用日式历法,一晚上就能修改完”。

 

    日本将年号该为“平成”时,日本大藏省造币局被迫应对了刻印新年号的钱币制造作业。虽然钱币图案较昭和没有变化,但从1989年2月开始制造印着“平成元年”的钱币,从新年度开始流通。同一年发行的硬币既有刻着“昭和64年”印记的也有刻着“平成元年”印记的。停产的昭和64年印记钱币成为了流通量较少的梦幻硬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