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朝鲜牌”的打法
2017/03/23
中国从2月19日起停止从朝鲜进口煤炭。为切断朝鲜进行核与导弹开发的资金来源,联合国制裁决议规定了从朝鲜进口的上限,对于停止进口,中国解释称因为已经接近2017年的进口限额。不过从1月份海关部门的统计来看,还没达到进口额上限的三分之一。从中似乎可以看到中国对特朗普政权对朝鲜的强硬态度的担忧,决定提前实施制裁。
“出来这样的数字让人不可思议”,2月下旬,在北京负责中朝关系的外交官中产生了疑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1月份煤炭进口额为1.2亿美元。而联合国决议规定的上限额为4亿美元,尚有很大的余地。
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的智库研究人员面对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说“为表示对美合作姿态而提前启动了制裁”。据称,中国对特朗普总统的对朝鲜强硬态度产生了危机感。
![]() |
朝鲜新义州的煤炭出口港口 |
特朗普在总统大选期间曾表示过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直接会谈的意愿,但最近变成“很久以后的事情”。特朗普还指出“只要中国愿意,朝鲜问题很简单就能解决”,要求中国进行积极对应。
中国在加强对朝施压问题上态度模糊。朝鲜乘此机会推进核与导弹开发,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射程即将覆盖美国本土。在达成之前,美国必须采取措施,先决条件是促使中国行动。一名中国研究人员对特朗普的想法进行了如此分析。
2月17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与王毅外长的首次会谈中,要求采取一切手段抑制朝鲜的挑衅。中国对特朗普政权强硬态度的危机感一下子提高。中国商务部第2天就向相关人员下达了停止从朝鲜进口煤炭的通知。在北京的外交人士看来,美方向中国施加了3种压力。
一是加强与日韩两国的安保合作。为驻韩美军部署中国不喜欢的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简称萨德,THAAD)就是其中的一环。另外是单独制裁与朝鲜进行贸易的第三国企业。如果实施,制裁对象将是中国企业。最后一种是对朝鲜行使武力。尽管刚刚启航的特朗普政权不会马上采取这一办法,但中国一直担心朝鲜动乱引起难民涌入,对此也是很不情愿。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3月中下旬走访亚洲时也声称“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隐隐显示出动用武力的选项。在从韩国飞往中国的专机上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时,蒂勒森谈及日韩的核武装,在表示目前尚未进行探讨的同时,给出了“将来不好说”的暗示。表明了仅仅是煤炭禁运还不够的观点。
王毅在3月份的会谈中关于加强对朝施压再次显示出一定的合作姿态。因为在安抚美国的同时,还需要为中方期待的尽早实现首脑会谈创造良好环境。不过要求“通过对话解决”的方针仍没有改变,也没有明确给出继煤炭禁运之后的合作办法。在不导致朝鲜混乱的范围内进行合作的同时,仍维持敦促美国直接与朝鲜谈判的方针。
中国的构想不可能有什么前景。过去曾以为只要签订朝美和平协定,朝鲜就会放弃核武器,但现在朝鲜已经将核拥有国明确写入宪法,弃核选项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即便是对话,也不可能达成能让美国接受的协议。如果这样下去没有新的合作措施出台,美国对中方的态度有可能再次强硬。
朝鲜似乎是为了蔑视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外长会谈,3月19日宣布实施了用于弹道导弹的新型发动机燃烧试验。中国对于寻求朝鲜问题根本解决办法似乎已经麻木,一直进行搁置。正因为如此,对于很容易打破当前微妙平衡的特朗普政权的强硬姿态非常紧张。王毅第二天在北京发表演讲表示:现在半岛局势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要么继续升温恶化,导致冲突;要么在严格执行安理会决议进程中,找到复谈突破口,重回对话解决轨道……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永井央纪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