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将成为中国的“湖”?

2016/02/02


      南海到2030年将实质上成为中国的一个“湖”——接受美国国防部委托的美国研究机构做出了这一震撼性预测。如此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将把南海变成内海,显得很不寻常,该报告正引起关注。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xinhua-kyodo)
      该报告出自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全书共约270页,对奥巴马政府把军力向亚太地区倾斜的“再平衡战略”进行了论证。

“如加勒比海之于美国”

      南海成为中国一个“湖”的依据之一,就是中国到2030年将拥有数支航母机动编队。报告书给出以下警告:

      “(如果中国拥有数艘航母)南海之争将为之一变”。

      “在争端国家存在权利纠纷的几乎所有海域,都会有中国的航母机动编队,或者可以在半日之内抵达现场”。

      “南海实质上将成为中国的一个湖。正如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之于美国”。

美国海军2015年5月公布的永暑礁画像(REUTERS-KYODO)
       迄今为止的分析,都是认为南海的军事平衡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但此次预测南海将成为中国的一个湖,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本质上的差异。

       尤为刺激美国战略分析家的,大概就是南海对于中国“犹如加勒比海之于美国”。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近年来在地缘政治学家之间流传着以下观点。

       美国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发动与西班牙的战争,控制了南方要冲加勒比海。通过巴拿马运河掌握了对南北美大陆的霸权。同样,南海相当于太平洋的“肚脐眼”,如果由中国控制这里,美国就会失去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如果仅仅是一个大胆预测,也许在研究机构扎堆的华盛顿也算不上什么话题。此次报告之所以引起关注,原因就是这一研究并非CSIS一时起意才着手进行的。

        美国国会内有人批评奥巴马政府尽管嘴上喊出再平衡战略,但是却没什么相应行动。为论证再平衡战略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实效性,美国国会要求国防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研究。

         CSIS的报告就是这一研究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称得上“准官方”出版物。该报告还批判奥巴马政府未向再平衡战略投入足够的精力和预算,并建议在向亚太地区投入更多军力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日本等盟国和友好国家的安保合作。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在野党大肆宣传现任政府“失策”,这本是选举时的常用手段。但CSIS标榜是超党派研究机构,并且编写负责人凯瑟琳•希克斯还曾担任过奥巴马政府的国防部副部长帮办(负责政策事务)。可以说是一项中立性的报告。也许可以作为预测美国下届政府亚太地区战略的参考。

   美国军舰第2次南海派遣

       对于奥巴马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做法,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已经出现了不安。



       不承认中国建造的人工岛是其领土。为证明这一点,美国将不断地派出军舰,按照每3个月2次的频率进入人工岛12海里以内(约22公里)——

        美国政府在去年10月宣布了这一方针。但自从当月27日派出“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人工岛12海里内之后,3个月时间已经过去了,却迟迟实施第2次派遣。1月30日美国海军宙斯盾级驱逐舰才再次驶入位于南海西沙群岛的中建岛12海里内航行

       如果南海成为中国的内海,将对全球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全世界接近一半的出口石油和液体天然气(LNG)都要从南海通过。日本一家能源公司称,日本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也“大部分都要经过南海”。

       不少观点认为此次报告敲响的警钟还将极大关系到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的亚洲的安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编辑委员 秋田浩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