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比起中国更重视印度?
2015/07/15
“也希望你和全国民主联盟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引导缅甸民众,公正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缅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增添更多正能量”。
昂山素季(左)访华有些情非所愿(6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KYODO) |
平静地接受中国的厚待
昂山素季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平静。她表示,“缅中两国是邻居,而邻居是不可选择的”。
缅甸在军政府时期与中国关系密切,但在2011年春的民主化改革之后出现明显转变。吴登盛政府在加紧改善与欧美各国关系的同时,暂停中国企业主导的大型项目等,试图摆脱对华依赖。中方此次邀请昂山素季访华,明显有牵制现任政府的意味。昂山素季的弦外之音是“因为是不可选择的邻国,所以不得已交往”,习近平听了之后可能也是如同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吧。
在结束5天的访华日程后,昂山素季在6月14日回国,面对前往仰光机场接机的支持者,她却始终一言不发。次日,缅甸媒体评论称“全国民主联盟不是为了党的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利益而行动”。此次昂山素季访华为情非所愿的言外之意呼之欲出。
昂山素季在2012年4月的补选中当选为国会议员后,同年5月出访泰国,随后又访问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等10多个国家,但访华日程一再推后。似乎是因为她的支持者们不希望其访问中国。
昂山素季的主要支持者为农村和城市的贫困阶层,这些人对中国的经济控制非常警惕。从军政府时期起就一直支持昂山素季的欧美各国也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持批评态度。欧美的国际人权组织在昂山素季访华前发表声明,称昂山素季应当宣传与刘晓波的合作。
最终昂山素季在访华期间的发言并未触及到人权问题,但其言行也向支持者表露出“访华并非己愿”。
缅甸地处中印和东盟(ASEAN)各国的中心地带,在地缘政治学上属于战略要塞。由于缅甸经常遭受来自周边大国的直接压力,因此外交在其防卫方面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迄今为止,缅甸国内的政治体制和国际局势每次发生变化,与周边国家的外交重心也会随之摇摆。
希望摆脱对华依赖的吴登盛政府在这4年里逐渐倒向了泰国等东盟国家。2014年,缅甸通过自荐首次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缅甸主持并通过了加快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内比都宣言》,在南海问题上敦促各成员国加强团结等,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在此期间,缅甸的外交重心从“北面”的中国转到了“东面”的东盟。
将“第二故乡”印度视为榜样
如果昂山素季能够赢得2015年秋季大选,缅甸的外交重点又将转向何方呢?如果昂山素季坚持认为缅甸农村地区和欧美各国的支持非常重要,那就很可能继承现政权的“摆脱对华依赖”方针,继续维持与东盟的经济联系。
变数最大的是与另一个邻国印度的关系。昂山素季与印度关系匪浅,其母亲都庆枝是缅甸妇女从政的先驱,从1960年起担任缅甸驻印度大使。昂山素季随母亲前往印度,15岁之后的青春期基本在印度度过,在德里大学接受了最初的高等教育。印度可以说是她的“第二故乡”。2012年11月访问印度时,昂山素季曾对当时的印度总理辛格等人说,“希望把印度作为缅甸民主化的榜样”。
印度政府也非常重视与昂山素季的关系。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在2014年11月参加东亚峰会之际访问了缅甸首都内比都。当时也曾与昂山素季会面,商讨如何加强两国关系。吴登盛政府也在大力发展与印度的边境贸易,但如果昂山素季参政的话,有可能在边境地区设立经济特区等,缅甸的邻国外交重心也许将从“东”转向“西”。
昂山素季与日本的渊源
昂山素季与日本也渊源颇深。其父亲是缅甸独立运动领袖昂山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0~41年,昂山将军在日本活动,为摆脱英国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曾向日本陆军谋求合作。后来,昂山将军回国,在日本军队的帮助下赶走了英国。但在1947年缅甸独立的前一年,遭到缅甸国内反对派的暗杀。
2岁就失去父亲的昂山素季成为一名研究缅甸近代史的学者。1985~86年,为了调查父亲当年开展独立运动的足迹,昂山素季在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现东南亚研究所)从事海外研究。她学习了日语,非常喜欢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小说。昂山素季因为母亲与印度结缘,因为父亲日本成了她心目一个特殊的国家。
但昂山素季与日本渐行渐远。欧美各国对1988年上台的缅甸军政府实行经济制裁,禁止贸易和投资。但日本仅仅停止了向缅甸提供新的日元贷款。昂山素季不断呼吁国际社会向军政府持续施压,但日本的做法似乎有些手软。2014年当选国会议员后,昂山素季积极出访,先后访问了欧美、泰国和印度等。但直到2013年4月才访问日本。将其视为缅甸政局关键人物的印度、支持民主化运动的欧美国家都在试图加强与昂山素季的关系。日本能否恢复与昂山素季的亲密关系,这对日本外交将是一个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仰光 松井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