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在G7用原则论牵制中俄
2015/06/08
![]() |
俄罗斯合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已经过去1年以上。在乌克兰东部,战斗仍在继续,仅依靠目前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难以找到解决事态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如果美方在对俄经济制裁方面采取单独行动,有可能导致与欧洲国家的步调出现混乱。同时还可能被俄罗斯抓住空子。只有花费时间与德国等欧洲国家通过G7框架形成统一认识,并加以应对,才有望取得经济制裁的效果。
此外,中国推进的南海岩礁填埋也存在与乌克兰危机局面相似的部分。对欧洲国家来说,南海在地理上非常遥远,与日美等国相比缺乏紧迫感。欧洲主要国家均将参加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在欧洲方面希望重视“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很容易想象欧洲与中国发生争端并不是上策。
奥巴马也熟知这种局面。正因为如此,将在此次G7会议上描绘的前景是,将强调“法治”原则,同时强调“保护领土完整”、“尊重主权”和“民主主义”原则,谴责借助力量改变现状的行动。这是因为如果呼吁这些原则,欧洲国家难以反对。
亚洲国家中唯一参加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显示出与奥巴马同样的立场,在乌克兰危机和中国南海问题上,日美很有可能以原则论为武器,主导G7的讨论。首脑宣言也有望明确纳入上述内容,通过G7框架再次确定对中俄的抵制。
不过,G7确认团结,也将产生促使中国与俄罗斯进一步接近的作用。下定决心的俄罗斯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的介入、或中国加剧南海人工岛附近的紧张局势的前景难以否认。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吉野直也 德国南部艾尔冒 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