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围剿”原产中国等的墨胸胡蜂
2014/10/11
![]() |
墨胸胡蜂正在袭击普通蜜蜂(九州大学上野高敏准教授供图) |
墨胸胡蜂原产于中国和东南亚等地。有分析认为,这种昆虫混在来自韩国的货物中进入了对马岛。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附着在货物上侵入日本的外来昆虫正在增多。例如带有毒性的红背蜘蛛以及赶走原有蚂蚁、并对农作物造成损害的阿根廷蚂蚁等由于防治对策不及时,栖息范围已经扩大至日本各地。
墨胸胡蜂体长2~3厘米,头胸黑色,腹部红色。习性为捕食蜜蜂等昆虫,对养蜂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令人担忧。墨胸胡蜂繁殖力强,在欧洲分布区域出现了迅速扩大。而在韩国,在进入贸易港口釜山之后,也呈爆发式增长。在城市地区的居民楼等处筑巢,甚至有人被蛰身亡。
在日本国内,2012年在对马市首次发现了工蜂,2013年以对马上岛为中心,发现了56个蜂巢。通过DNA分析,发现日本的黑胸胡蜂与中国和韩国的墨胸胡蜂属于相同种类。
外来昆虫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案例正在增加。例如,作为日本文学中冬季代表性事物的蓑蛾由于来自中国的寄生蝇的影响,数量锐减,山口县等日本西部的地方政府已经将其指定为濒危物种。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