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贸易逆差或长期持续

2022/04/21


       日本贸易逆差长期化的风险正在提高。3月的贸易收支逆差4124亿日元,连续8个月逆差。2021年度(截至20223月)整体也逆差5.3749万亿日元,自2019年度以来再次出现逆差。在供应制约导致出口复苏迟缓的背景下,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导致资源价格居高不下。贸易收支容易出现逆差的局面今后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日本财务省420日发布的2021年度出口额为85.8786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23.6%,面向韩国的钢铁出口和面向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等实现增长。另一方面,进口额因能源价格上升而增长33.3%,增至91.2534万亿日元。原粗油的进口通关单价按日元计价上涨88.8%。贸易逆差额扩大至历史第4高。

 

 

       从日本内阁府根据贸易统计估算的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出口数量指数(以2015年为100),3月为101.9。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12月(103.1)下降1.2%。

 

       虽然存在日元贬值这一利好因素,但日本的出口并未充分分享疫情后的世界经济增长。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发布的世界贸易数量指数20221月比疫情前(201912月)上升9.1%。该指数20204月大幅下降,但后来持续复苏。

 

大阪的集装箱码头(资料图)

 

       日本的主力产品汽车的出口并未增长。丰田20214月~20222月的出口量为1555千辆,仅比上年同期增长0.5%,基本持平。其他大型车企当中,马自达为54万辆,减少1%,日产汽车为21万辆,减少17%,均表现低迷。

 

       供给仍跟不上需求。由于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流行及难以从东南亚采购零部件,车企无法在日本国内工厂增加生产。丰田9月和10月的国内产量减半,20214月~20222月产量同比减少4%,降至2499千辆。

 

       进入2022年度后,零部件短缺的情况没有改善。马自达在日本国内的2家工厂4月受中国防疫封控措施的影响,在总计8天里停产。

 


 

       丰田也因半导体短缺等原因,把5月的全球产量下调为约75万辆,比此前的计划下调约1成。本田的会长仓石诚司表示,“2022年度仍面临半导体短缺和奥密克戎的一定影响,但预计下半年度迎来改善”。不过,前景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强。

 

       此外,需求层面也存在隐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19日修订世界经济展望,把日本2022年的实际增长率调整为3.6%,比1月的上次预测下调0.8个百分点。美国下调0.3个百分点,降至3.7%,欧元区也下调1.1个百分点,降至2.8%。海外经济复苏迟缓也将影响日本出口。

 

       中国也面临着下行风险。IMF将增长率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降至4.4%。此前出口因汽车电动化需求等而表现强劲的日本机床企业当中也有声音表示,“由于中国防疫措施下的混乱,零部件采购和出货或将受到影响”(大型自动车床企业津上)。

 

       大和综研的岸川和马表示,“出口今后或仍将增长乏力。尤其是面向疫情仍在持续的中国的出口,很可能陷入低迷”。实现足以抵消资源价格走高的出口增长并非易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