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拥堵给世界经济带来阴影

2021/06/04


       在新冠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日益活跃的背景下,物流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在美国,显示制造业订单到货延迟的指标5月刷新了1970年代以来的高水平。如果供应赶不上需求激增的情况持续下去,就会大大提高通货膨胀压力,对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复苏造成阻碍。

 

       在世界主要港口之一美国洛杉矶长滩港,5月中旬,因港口“拥堵”而无法入港的大型集装箱船等20多艘船舶被迫停在海上等待。根据SMBC日兴证券的估算,4月美国西海岸地区的载重集装箱运输量扩大到了疫情前的2019年的1.2倍,保持在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

 

 

       物流拥堵导致零部件和原材料供货延迟。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61日公布的制造业景气指数显示,5月的到货延迟指数环比提高3.8,达到78.8,刷新了1974年发生第1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物流拥堵现象扩大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国青岛海域等待的集装箱船达到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海运调查公司Sea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全球货船中按原定时间抵达港口的比例约为4成,平均延迟时间超过5天。

 

       上海发往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费被视为国际海运运费的指标,截至5月下旬上涨到了1年前的2倍以上。日本商船三井社长桥本刚表示,“虽然拥堵情况正在改善,但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的财政刺激政策,货物流通不断增加。运费恢复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比预想的要长”。

 


 

       在推进疫苗接种的欧美,消费者心理大大改善,带动了需求恢复。3月美国的实际个人消费比上月大幅增长4.1%,超过了尚未因疫情而下跌的20202月的水平。4月也基本持平,仅环比减少0.1%。

 

       英国和欧洲的零售销售额在34月出现复苏动向。如果随着经济恢复、各国个人消费扩大,商品的供求关系将更加紧张。

 

       在目前的强大需求下,全球库存降至创纪录的低水平。美国3月零售业的库存率创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在夏季休假期之前确保库存的动向将加剧物流紧张。

 

集装箱船

 

       库存减少还将波及到严重受出口影响的日本。从矿工业生产来看,4月库存率指数创提高消费税前的20195月以来的低点。

 

       如果需求扩大的程度超过供应,将成为物价上涨压力。美国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4.2%,创下20089月以来的高增长,由于担忧通货膨胀,市场大幅波动。

 

       三菱综合研究所的武田洋子表示,“供应制约和通货膨胀有可能会成为以美国个人消费扩大为起点的世界经济恢复道路上的绊脚石”。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尾洋平、嶋田航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