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企业警惕出口管制进一步扩大
2019/07/05
7月4日,日本政府正式启动了针对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8月底以后将取消韩国的安全保障友好国家认定,在经济产业省指定的部分品种当中,韩国有可能需要重新取得许可。韩国方面警惕影响进一步扩大到半导体以外的产业,显示出不惜采取对抗措施的姿态。
![]() |
从7月4日起开始受到管制的是作为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材料的光刻胶(Resist)、蚀刻气体(氟化氢)、氟化聚酰亚胺三个品种。今后需要每项合同分别取得日本政府的许可,预计需要花费90天左右的时间。
日本财务省向全国的海关发出通知,要求海关检查本次3种对象产品是否取得经产省的出口许可。从事蚀刻气体业务的大阪市森田化学工业表示,“手续似乎变得更加严格,希望事态尽早平息”。
韩国方面提出了强烈抗议。7月4日,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洪楠基在广播节目上表示,日本的管制措施“如果不取消,韩国政府将考虑采取各种措施”。包括上诉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等,不惜采取一切对抗措施。另一方面,日本副官房长官西村康稔在记者会上强调,“为了确保国家安全,(这是)对出口管理制度的合理运用进行的必要调整”。
除了列出7月4日启动管制的品种,对需要审查许可的“管制名单”进行严格执行外,日本也开始考虑第二轮的限制措施。那就是“总体管制(Catch-all controls)”,指的是名单中没有的品种也可根据经产省的判断要求接受审查。
日本政府将安全保障上值得信赖的国家认定为“白名单”国家。目前的白名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27个国家。只要不是管制名单上的品种,无需审查许可就可以出口到白名单国家。
日本将通过政令修订,在8月底将韩国从白名单中删除。韩国于2004年得到认定,如今即将成为首个被删除的国家。
韩国如果被删除,从制度上讲,包括化学药品、电子零部件、机床在内的众多日本出口产品当中,一部分就有可能成为审查对象。当日本经产省判断存在国家安全上的问题时,会要求企业接受审查,获得许可估计需要90天左右。
![]() |
韩国早就警惕日本会将出口管制对象进一步扩大。7月4日的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在头版中指出,汽车是仅次于半导体的韩国骨干产业,也有可能成为加强管制的对象。
日本企业在环保车所必需的车载电池材料方面占有优势。旭化成在绝缘膜(Separator)领域位,三菱化学则在电解质领域全球领先。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如果这些材料的采购受阻,韩国现代汽车的环保车战略、经营车载电池的LG化学和三星SDI的业绩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今后也有可能成为管制对象吧”,某机床企业高管表示。在半导体之外的其他行业对前景的不安也在逐渐扩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