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进入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2018/09/25
9月24日,美国对中国发动了第3轮制裁关税,中国也即刻启动报复措施。特朗普总统曾表示,“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将对其余全部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愈发看不到出口。虽然中美双方摸索在11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举行首脑会谈,不过仍可能出现悲观的结果。
特朗普在9月17日的声明中表示,“期待最终由我与习近平主席来解决(贸易摩擦)”。中国的报复性关税对共和党的票仓、中西部的农畜业从业者构成直接打击。如果事态走向长期化,特朗普的支持率可能下滑。
![]() |
美国财政部官员透露,在采取对华强硬路线的特朗普政权内部,“财长姆努钦和商务部长罗斯反复呼吁要打破僵局”。对于美国财政部来说,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而从商务部看来,中国市场又是美国企业的有力投资对象。
中国政府也不希望对出口企业构成打击的贸易战走向长期化。中国国务院9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也指出,“中国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
不过,在中国不少声音认为“即使部长级官员之间达成共识,也可能被特朗普再次推翻”,对特朗普充满不信任感。5月,中国副总理刘鹤与姆努钦就“搁置”加征关税达成共识,不过特朗普随后马上推翻这一共识。参与谈判的相关人士认为,“只能通过中美最高领导人的首脑会谈来解决问题”。
可能推迟至明年
在特朗普政权内部,还存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莱特希泽等反对轻易与中国达成妥协的势力。莱特希泽将中国当局提供补贴培育国内制造业的产业振兴政策“中国制造2025”视为问题。美国产业界也警惕中国使用官方资金补贴出口企业,收购美国高科技产业。
在中国看来,“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进核心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强国”不可或缺。24日的白皮书也指出“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拒绝撤回该政策。
莱特希泽曾在今年5月表示“(问题的)解决需要1年时间”,做好了与中国打持久战的准备。
贸易战冲击世界经济
最糟糕的情况是世界经济将大幅减速。如果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加剧,预计中美双方经济均减速1%。因抢搭末班车而表现坚挺的中国出口也很可能在冬季之后大幅下滑。
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滑至5%左右,倒闭企业将增加,人民币等金融市场也可能陷入动荡。不少观点认为,美国经济也将从减税效果减弱的2019年下半年开始减速,贸易战存在加快经济恶化速度的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华盛顿 河浪武史、北京 原田逸策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