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入贸易赤字时代?
2012/01/10
![]() |
贸易赤字或成为日本未来几年的常态
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日本的贸易赤字将在结构上长期持续。如果核电站的开工率持续低于地震之前,起替代作用的火力发电燃料的进口将不断增加。如果欧洲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的前进脚步,日本的出口也将难以获得增长。摩根大通证券驻日本首席经济学家菅野雅明预测,“如果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达不到2002~2007年,同时不出现持续性的日元贬值,日本的贸易赤字就将进一步扩大”。
2005年4月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在《日本21世纪展望》的报告中,曾经预测日本将转为贸易赤字。不过,当时认为赤字将出现在2030年。由于雷曼事件和地震影响,相比预测,日本贸易结构的改变提早了20年时间。
《日本21世纪展望》预计,即使出现贸易赤字,日本仍然可以依靠海外投资的红利和利息来维持国际收支顺差,将成为享受世界经济成长红利的“成熟债权国”。但是“成熟债权国”的预期正在变得渺茫。
经常收支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资产收入、以及显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援助等的经常转移收支等4项的合计。其中,日本人进行海外旅游所影响的服务收支和经常转移收支原本就处于赤字状态。一直都是依靠贸易收支和资产收入来实现收支盈余。
![]() |
在港口排队等待出口的日本汽车 |
资产收入成焦点
日本的资产收入盈余在2005年超过了贸易顺差,2007年扩大到了16.3万亿日元。但是由于雷曼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率都进行了下调,因此日本2010年的资产收入减少到了11.7万亿日元。
日本的资产收入盈余弥补贸易赤字能到什么时候?据菅野的推算,日本的贸易赤字将在2015年扩大到14.3万亿日元,而资产收入盈余则将达到14.8万亿日元。如果包含服务收支等赤字,2015年就将出现经常项目赤字。瑞士信贷证券日本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白川浩道表示,“最早在2014年度出现经常项目赤字”。
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家庭收支、企业以及政府等3个方面的整体储蓄不断减少。如果政府希望新增借款,就需要吸引美国等海外资金。菅野警告说,“如果不能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走上财政重建的道路,国债收益率将会出现急剧上涨”。
(川手 伊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