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出口限制对象约达交易量的2成
2022/07/07
在各个国家成为出口限制对象的粮食按卡路里计算已达到全球交易量的近2成。原因在于,受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的影响,粮食的供应隐忧加强,25个国家正在优先供应本国。小麦和玉米的价格也居高不下,如果这种事态长期化,不仅会出现陷入粮食短缺的人群,还存在导致地区局势动荡的风险。
美国智库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通过全球出口份额进行了统计。截至6月28日,成为禁止出口和提高出口关税等限制对象的粮食按卡路里计算达到交易量的17%。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产量较多的品类的限制较为突出。有13个国家对小麦实施限制,数量最多,玉米(10个国家)次之。
![]() |
2008年曾发生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迅速增长、需求扩大而导致的粮食危机,20020年爆发了新冠危机。不过,此次的影响更为明显,正日趋长期化。由于疫情下的物流混乱,粮食价格原本就在上涨,乌克兰危机则进一步造成打击。
从出口限制的对象品类来看,小麦和棕榈油按卡路里计算分别占约3成。棕榈油被广泛用于食用和化妆品用等。此外,乌克兰也是葵花籽油的主要产地,由于葵花籽油的供应隐忧,作为代替品,棕榈油的价格正在上涨。
![]() |
粮食出口限制在扩大(reuters) |
印度尼西亚政府4月禁止出口棕榈油,遭到全球的强烈反对。禁令于5月被解除,但仍优先供应国内。据悉原因是,对于转向生物燃料的印尼政府来说,棕榈油也是重要的能源供给源。
此外,化肥的供应隐忧也在加剧危机。主要出口国俄罗斯的供给变得不稳定,中国也从2021年秋季开始优先供应国内,实施了出口限制。越南鉴于肥料上涨和物流混乱引发国内短缺的风险,正在讨论提高出口关税。
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化肥原料磷酸和氯化钾的价格目前涨至2021年的2~3倍左右。
在过去的粮食危机中,不仅是小麦,大米和荞麦等主食广泛成为限制对象。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的David Kleimann指出,“今后作为替代,限制大米等主食出口的国家有可能连锁式增加”。
小麦的价格比年初上涨2成。玉米一度涨至年初的130%。大米价格也呈现上涨态势,各个品类均创出历史性高点。
全球最多将有逾8亿人面临饥饿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联合国5个机构于2020年推算称,全球最多超过8亿人面临饥饿问题。由于争端和气候变化,农作物歉收的情况不断出现,亚洲和非洲等的人口增加也成为背景。自新冠疫情前开始,面临饥饿的人口就呈现增加趋势。
FAO计算的“粮食价格指数”进入2022年后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在始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下,全球的货物流动原本就出现混乱,再加上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粮食的供应隐忧随之加剧。
粮食危机有可能给缺乏购买力的新兴市场国家等带来严重的粮荒。非洲和中东的新兴市场国家很多都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等粮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