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关的日本企业倒闭案件迅速增加
2016/03/08
此外,由于中国的钢铁出口以及资源需求减少,泰国和澳大利亚的相关企业也出现破产,起源于中国的不安正在影响全球。
![]() |
中国2015年全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6.9%,为25年来的最低增幅。工业生产、建筑和设备投资的增幅也出现缩小,减速感明显。不少观点认为制造业面临着设备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增速将继续放缓。依赖中国旺盛需求的资源和零部件企业遭遇强劲逆风。
在铁矿石等资源运输行业,日本的中坚企业第一中央汽船15年9月受中国需求减少导致的海运行情萎靡不振影响,向东京法院申请使用《民事再生法》。与中国风险有关的倒闭案件方面,截止去年底“受当地人工费和制造费上涨等成本增长影响的服装等日本中小微企业居多”(东京调查公司),倒闭案件趋于大型化。
背负着711亿日元的负债、15年4月申请适用《民事再生法》的日本中坚商社江守集团控股,因中国的交易对象陷入经营困难而无法收回货款,其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品、金属和矿物,销售额的中国比例达到7成左右。
受中国订单减少的影响,越是日本中小企业影响就越大。2016年1月,曾参与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零部件加工的TERAMACHI的负债额达到45亿日元,陷入倒闭。该公司预计中国的建筑机械需求将出现扩大而实施了约16亿日元的设备投资,但是未能获得当初预想的订单,资金周转情况出现恶化。
熟悉中国经济情况的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佐野淳认为:“有必要对此前预计中国将保持高增长和廉价人工费的战略进行调整”。
中国风险的影响还开始波及到海外的大型企业。泰国钢铁企业Sahaviriya Steel Industries(SSI)2015年10月申请了破产保护。中国制造的钢铁充斥市场,拖累了经营。
澳大利亚镍冶炼企业Queensland Nickel也在2016年1月申请的破产。镍是用于不锈钢的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由于房地产开发减速等影响,需求低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