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走出“失去的15年”
2015/04/23
![]() |
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日欧等主要国家的宽松资金出现增多。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日本主要企业通过结构改革和并购(M&A)等恢复了增长力,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资金。
虽然是同一个日经平均指数恢复至2万点,但是股价上涨的主力从过去的“规制产业”变成了“革新企业”。
日经平均指数首次突破2万点是在1987年1月30日。当时股票总市值方面,包揽前几名的是东京电力和城市银行。2000年4月受通信相关股票带动 ,在没有利润增长保证的情况下股价大幅上涨,PER(股价收益率)超过100倍的企业接连出现。
经过2次泡沫、金融危机、大地震和日元大幅升值等困境,如今显示出存在感的是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价值的日本企业。
丰田汽车彻底推进成本结构调整,以实现即使销量不增长也能确保盈利,14财年(截止15年3月)纯利润有望超过2万亿日元。在全球机床领域握有压倒性市场份额的发那科以及通过制造零售的业务模式开拓海外市场的迅销等企业的股票总市值都出现增长。
以2000年上市的乐天为首,“网络相关等增长性较高的投资对象出现增加”(英国投资公司Baillie Gifford的贝利·佛格森),这方面的因素也很大。2014年瑞可利控股等近80家公司挂牌上市,为7年来最多。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总市值为600万亿日元以上,仅次于1989年底的峰值(611万亿日元)。当前,除了丰田和迅销之外,三菱电机及普利司通等创下利润新高、开年后股价达到上市以来最高值的企业也陆续出现。股指走高相应也会带动利益增长,日经平均PER已达到18倍左右,接近国际水平。也可以说日本股市在正常发展。
破坏经营规律的金融机构及企业的互相持股急剧减少,注重效率经营的外国投资者股东的比例提高到了30%。持股结构变化等孕育市场规律的形势正在逐步完善,加上企业的改革努力,进而推高股市。
日经平均指数在这2年半的时间里上涨到了2.3倍,市场上开始对短期过热加强警惕。美国的经济和加息问题,以及欧洲问题等不稳定因素也很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