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立让日本政府与央行烦恼
2019/08/07
中美对立导致的金融市场动揺正在让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央行)烦恼。8月6日,日元汇率一度升值至1美元兑105.4~105.6日元。长期利率时隔约3年一度降至负0.215%,跌破属于日本银行诱导范围下限的负0.2%。日本银行此前表示,如果经济和物价下行风险提高,“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追加货币宽松措施”,但面临进一步的货币宽松带来副作用这一窘境。
![]() |
降至负0.215%的长期利率(6日,东京都中央区) |
6日的东京市场,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升值至1美元兑105.52日元,实质上创出1年零4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债券市场,加强避险情绪的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国债,成为长期利率指标的新发行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度较前一日下跌0.015%,降至负0.215%。自日本银行启动长期利率诱导以来,这是首次低于负0.2%。
之后,日元汇率随着日经平均指数的跌幅缩小,一度降至107日元左右,长期利率也以负0.185%结束交易。
日本银行2016年9月不仅对已适用负利率的短期利率,还对长期利率设置了“0%左右”这一诱导目标。当初推动利率围绕0%左右在上下约0.1%的范围内波动,但到2018年7月,为了提高市场功能,改为上下约0.2%。
日本银行容忍利率低于下限,具有削弱日元升值压力的一面。目前,日元不断升值的主要原因是日美利率差的缩小。这是因为,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的追加降息预期导致美国利率下降的背景下,日本利率的下降空间有限。如果容忍利率低于下限,利率将进一步走低,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日元升值。
加强的副作用
但是,如果利率过度下降,副作用也将随之加强。包括养老金在内的资金运用困难的情况将变得严重,还有可能进一步挤压银行收益。如果长期利率持续被置于诱导目标之外,还将产生对日本银行诱导长期利率的能力的质疑。日本银行的副总裁雨宫正佳在1日的记者会上强调称,“对于货币政策手段带来的效果和副作用,有必要比其他国家更加慎重地展开讨论”。
日本银行在7月底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布的声明中明确写道“如果实现(2%的)物价稳定目标的事态遭到损害的风险提高,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包括预防性货币宽松措施在内,彰显出积极加以应对的姿态。
市场上有观点指出“日本银行将日元升值视为通货紧缩的威胁,如果日元升值超过1美元兑105日元,与新一轮货币宽松带来的副作用相比,将更为重视日元升值的弊端”(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内田稔)。
日本银行将在下次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讨论包括扩大长期利率诱导目标波动幅度在内的货币宽松手段。
政府也产生警惕感
不仅是日本银行,日本政府也紧绷神经。主管汇率政策的财务省的财务官武内良树6日在首相官邸向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针对汇率行情波动解释了分析结果等。
日本自3·11东日本大地震后、出现日元快速升值的2011年11月以来,没有实施汇率干预。财务省高官表示,“与大地震之后出现投机性行为等明显陷入混乱的当时不同”,但将加强警戒态势。处于暑假期间的8月由于交投冷清, 波动率也容易提高。表示“盂兰盆节时期将比往常加强对汇率市场的监视”。
在政策手段有限的背景下,市场上认为日本养老金公积金管理运用独立行政法人(GPIF)或将启动“秘密干预”。这一猜测也在加强。
这种看法认为,将通过在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购买外国的股票和债券,来缓解日元升值压力。GPIF于2019年度发布的下一期基本资产组合受到的关注迅速提高。野村证券的首席财政分析师西川昌宏认为,“有可能将外债的比率提高至20~24%”。
日本政府将于10月将消费税税率提高至10%,在此背景下,希望避免金融市场的动揺导致企业活动和个人消费陷入停滞,但增税对策基本确定,缺乏进一步的妙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