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动摇汇市:新兴国货币遭抛售

2018/07/13


  中美贸易战正在令市场动摇。在7月12日的外汇市场,避险情绪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遭到抛售,美元迎来买入。还波及了日元汇率,日元兑美元汇率创出半年来新低。日经平均指数在日元贬值的推动下上涨。在贸易战风险加强的背景下,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成为市场的支撑。

 

    

  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的额外关税清单,在12日的外汇市场,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升温。新兴市场国家和资源型国家被认为会受到贸易战争的沉重打击,货币遭到抛售。

 

  韩国韩元、印度尼西亚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等与中国贸易量巨大的亚洲国家的货币遭到抛售。由于贸易萎缩隐忧引发的油价走低影响,作为资源型国家的巴西的雷亚尔和俄罗斯的卢布也遭遇抛售压力。

   

  中国人民币12日一度贬值至1美元兑6.72元左右,逼近3日创出的11个月以来低点。HSBC证券的城田修司表示,政府为了支撑出口,“有可能正在容忍货币贬值”。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波及日元汇率(7月12日,东京)

 

  从这些国家流出的资金流入了美国。FPG证券的深谷幸司指出,“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同时美国利率较高,美元容易被买入”。美国物价相关指标超出市场预期,认为美国将继续加息的观点正在加强,这也产生了影响。

 


  

  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算出的美元综合实力指数在7月11日达到94.72,较前一日上涨0.6%。6月28日达到95~95.4,升至约1年以来高点,目前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买入美元的趋势还波及日元汇率。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112~112.4日元,创出1月10日以来新低。

    

  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进一步走低。以铜为例,作为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货价格截至12日晚间比6月上旬的近期最高点下跌15%,跌至约1年来的最低水平。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的芥田知至表示,“这体现了贸易摩擦带来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强烈不安”。从大豆来看,作为指标的美国芝加哥期货(近期合约)价格达到9年半以来低点。

   

  另一方面,在东京股票市场,日经平均指数收于2万2187点,较前一日上涨255点(1.2%)。中国上海股市上涨,对股价下跌的警惕出现缓解,但行情的走向仍未确定。

   

  东京证券交易所12日发布的7月第1周各投资主体交易动向显示,海外投资者连续3周净卖出。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One的武内邦信指出,“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之前,将维持被特朗普总统发言影响的行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