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会不会再来?
2014/12/17
![]() |
在1997年以泰国货币泰铢暴跌为开端不断扩大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各国当局曾尝试通过抛售美元、买入本国货币来稳定局面。但大量抛售的趋势并未终止,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外汇储备陷入枯竭,最终出现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金融援助的事态。
而作为提供援助的交换,IMF要求各国采取削减财政支出等旨在实现财政健全化的严厉应对举措,结果导致了经济活动反而陷入冷却的恶性循环。
因此,东盟各国决心避免再次陷入危机,为此一直在加强行情暴跌落时可构成安全网的外汇储备。东盟10国合计的外汇储备截止2013年达到8061亿美元,处于1997年的5倍以上的水平。其规模成为市场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不可能重现”(泰国大型证券公司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策略分析师麻尤里•乔温坎(音译))的主要根据。
在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雷曼危机)之后,在过去的货币危机中席卷市场的对冲基金等的投机性活动也略微趋于降温。乐观派的根据是,认为最近的原油价格暴跌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和抑制通货膨胀起到积极作用。
(吉田涉 新加坡)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